環球時報:拉莫斯這次“破冰”之行會產生什麼連鎖反應?比如最近菲方或杜特爾特的表態有沒有改變?
吳士存:會談後,我們以私人身份簽署一份公開聲明。所談內容也可以說是以個人身份、非官方達成的某種共識和承諾。拉莫斯告訴我,8月12日要飛往達沃市,向杜特爾特匯報在香港的收獲。當然,我們也希望拉莫斯本人能訪問北京。
談到南海仲裁案的裁決,菲律賓總統一任只有6年,不能連任,所以杜特爾特也沒指望能在任內把南海問題解決掉,事實上也解決不了,所以,他該怎麼辦?杜特爾特在當選前和當選後的公開講話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那是因為他受到國內外各方面勢力的牽制。從外部說,美國和日本並不希望菲律賓和中國改善關係;在國內,阿基諾三世等親美政治勢力的影響還在,這些人也會阻撓菲律賓與中國改善關係。但杜特爾特其實迫切想通過恢復與中國正常友好關係來推動菲律賓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也是他在政治上站穩腳跟,提升自己影響力的重要基礎。菲律賓很擔憂在地區經濟合作機制中被“邊緣化”,比如拉莫斯這次就提到:“亞投行我們是第58個進去的國家,我們有那麼多項目想合作,什麼時候能輪到我們?”我們就告訴他,第58個進去的,並不代表排項目的時候就是第58名,只要有好的項目,完全可以得到亞投行的支持。
我們發表的聲明裡有七條,最後一條就是“鼓勵就共同關心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智庫間的‘二軌’交流”。中國已經明確表示,不以裁決作為中菲重啟雙邊談判的前提,但菲方堅持說必須要談裁決,那怎麼辦呢?那就讓智庫去談,讓專家學者們去探討。官方層面只談提升政治互信,改善雙邊關係和促進雙方經濟合作的緊迫問題。
確實有一些有正義感的菲律賓學者能看到南海仲裁案不會有結果,且菲律賓將為此付出代價。比如,2015年中國赴東南亞的遊客約1500萬人次,其中有800萬到泰國,去菲的不足50萬。而中菲關係受影響前,去菲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很多。所以,這些有正義感的學者要麼對仲裁持不同看法,要麼直接反對。
美日才是仲裁鬧劇的始作俑者
環球時報:到目前為止,您認為南海仲裁後有沒有輸家和贏家?
吳士存:從本地區的國家來講,沒有贏家,包括菲律賓。首先,中菲關係受到影響,另外,東盟向來是在大國之間“不選邊站”的,但美日等國逼東盟在裁決問題上表態,從而導致中國和東盟的關係也可能受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