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3月19日發表題為《五角大樓正以中國為借口申請巨額新預算》的文章,作者為該報專欄作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主持人法裡德·扎卡裡亞。文章稱,如果美國能謹慎定義目標,並為實現目標而制定明智、連貫的政治和軍事戰略,它就能成功。如果做不到,數百萬軍隊和數萬億美元也無法保證獲勝。全文摘編如下:
在最近訪問亞洲前夕,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概述了他的主要關切。他說:“中國是日益迫近的威脅。”他解釋說,在過去20年裡,美國一直把重點放在中東,而中國一直在進行軍隊現代化。他指出:“我們仍然保持優勢,我們將在前進中增加優勢。”歡迎來到五角大樓預算膨脹的新時代,中國的巨大威脅可以讓一切變得理所當然。
奧斯汀所說的美國對中國的“優勢”更像是一條鴻溝。美國的核彈頭數量約為中國的20倍。它的海上戰艦噸位是中國的兩倍,包括11艘核動力航母,而中國只有兩艘航母(而且中國航母遠不如美國的先進)。美國家安全分析人士塞巴斯蒂安·羅布林說,華盛頓擁有2000多架現代化戰鬥機,而北京只有大約600架。美國利用由800多個海外基地組成的龐大網絡部署自己的軍力。中國的軍費開支是美國的三分之一。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邁克爾·奧漢隆指出:“如果中國是北約一員,我們會指責它分擔的不夠,因為它的軍費開支遠遠低於北約規定的本國國內生產總值2%的下限。”
在19世紀末英國鼎盛時期,統治著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英國奉行“兩強標準”——即英國海軍力量必須強於世界第二名和第三名國家海軍實力的總和。美國的軍費開支始終高於緊隨其後的10個國家的國防預算總和,其中大多數國家是華盛頓的親密盟友。僅美國的情報預算——約850億美元——就比俄羅斯的國防總支出還要多。
然而,美國從未想過其他國家會認為美國的龐大開支具有威脅性。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在為該地區申請更多資金時,是這樣評論中國軍費增長的:“我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他們在戰場投入的一些能力,除非這是一種咄咄逼人的姿態。”但是,華盛頓的軍費開支已經超過了越戰最緊張的時期,這一事實不會對任何人構成威脅嗎?
無論如何,軍費開支是衡量實力的一個誤導性指標。更重要的是一國所追求的目標和為實現這些目標而採取的政治-軍事戰略。美國在阿富汗的花銷與塔利班相比可能達到10000比1。然而,華盛頓一直未能達成在阿富汗的目標——實現喀布爾政府無爭議的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