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運用
從上個世紀末期到本世紀初期的十幾年中,我國先後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登陸軍事演習。這充分展示了我軍新時期建設中取得的長足進步,但是其間暴露出來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具體來說,部隊整體登陸速度較慢,空中多層次支援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亟待提高。這才有了近些年來我們不斷看到一大批新型登陸作戰武器陸續裝備部隊,例如類似美軍AAAV的中國新型兩栖突擊車車族、ZTS63A改進型水陸坦克等等。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就可以發現,新型裝備和傳統裝備之間存在著諸多不協調之處。
首先,從我國現有兩栖登陸裝備來看,我國新型兩栖突擊車車族的水上機動能力據推測應該大于30公里/時;ZTS63A改進型水陸坦克的機動能力勉强接近前者的標准;而ZSD63型裝甲輸送車、ZBD86型步兵戰車、ZSD89型裝甲輸送車、ZSL92型裝甲輸送車等傳統裝備的水上速度遠低于以上標准。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登陸的坦克部隊和裝甲人員輸送部隊的機動能力存在很大差距,很難實現在登陸過程中協同作戰。而ZBD97型步兵戰車出色的水上機動能力應該能够彌補老式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的劣勢,協同ZTS63A改進型水陸坦克作爲第二波登陸攻擊力量。
其次,盡管我國已經裝備了以“雷石”6爲代表的精確打擊彈藥和WZ-10新型武裝直升機,但是應該看到我軍對登陸部隊的火力支援能力還有所欠缺。更何况在獲得灘頭陣地的控制權之前,不具有水上機動能力的ZTZ96/99型主戰坦克、PHZ89型火箭炮和PLZ96型122毫米榴彈炮等重型裝備是很難施展拳脚。而面對諸多的岸防火力點和裝甲車輛,ZBD97既可以使用100毫米低壓綫膛炮發射反坦克導彈攻擊敵方坦克,或使用高爆榴彈對混凝土構造的敵火力點或者足集結步兵進行毀滅性打擊;同時也可以用30毫米副炮對低價值輕型裝甲車輛和高度威脅的空中目標進行有效打擊。顯然 ZBD97這種强大的複合攻擊能力,要比只有一門30毫米主炮的ZBD86B步兵戰車更適合支援水陸坦克的快速突擊。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ZBD97具有著極强的登陸作戰色彩,幷且兼顧著傳統步兵戰車的戰術運用特點。也許,這就是爲什麽迄今爲止我們只看到南京戰區和廣州戰區的地面部隊率先批量裝備了ZBD97的原因吧。畢竟這兩個戰區擔負作爲先鋒部隊和主力軍統一祖國的作戰使命。
總體評價
事實上,從步兵戰車誕生的那一刻起,東西方對于步兵戰車的作戰使用和設計思路一直存在著迥异的理解。
隨著VBCI加入法國陸軍行列,西方國家的步兵戰車徹底完成了重裝化的進程,而由于前蘇聯解體導致的種種混亂,致使東方步兵戰車的發展失去了主導力量。
我國在借鑒和吸收俄羅斯BMP-3型步兵戰車技術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戰略目標研制出的ZBD97型步兵戰車爲世人所矚目。從該車的表現來看,基本反映了新時期我國在地面武器發展上的成就,迎合了當前地面部隊機械化作戰的國際思潮。但是我們應該看到,ZBD97步兵戰車上還存在著遷就登陸作戰和南方水網地區作戰致使被動防護能力有限的弊端,在設計思路和制造工藝上更有諸多亟待改進之處。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ZBD97步兵戰車應該只是一個“階段車型”,而非“目標車型”。也許在其基礎上的改進工作已經陳列在設計師們的案頭。(來源:《現代兵器》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