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和024型導彈艇裝備部隊後,盡管不斷進行改進,但限於其研制原型為蘇聯上世紀60年代初期型號,已遠遠落後於時代的發展。而且前文提到的西沙海戰已經使我國海軍意識到遠海作戰的局限性。為此,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開始著手研制新一代導彈艇,其研制要求突出了適航性好、續航力強及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并放寬了對航速的要求。鑒於當時大量裝備的037型獵潛艇經過實用證明是一型優秀的海上平台,我國決定在其基礎上研制新型導彈艇。這便是037IG“紅星”和037II“紅箭”級導彈護衛艇。
關於037IG和037II導彈護衛艇,筆者以為必須注意和分析到其技術細節之外的兩個重要信息。只有把握住這兩個信息,才能够對我國導彈艇發展以及022的出現做出比較合理的解釋。
首先,037IG和037II雖然是我國研發的第二代輕型導彈艦艇,但是它們并非021和024的替代者。通常我們所講的新老更替基本上都屬於同一類型的武器,比如新一代052B取代“旅大”級驅逐艦以及054取代“江湖”級護衛艦等。037IG、037II與021、024相比,并不屬於同一類型的艦艇。前者可以看作是巡邏艇與導彈艇的結合體,裝備有比較完備的雷達及電子戰系統,突出續航力和適航性,可執行遠海巡邏、警戒及護航任務,因此被稱為導彈護衛艇;後者就是單純的高速反艦導彈艇,沒有比較完備的雷達系統,突出高速航行能力,基本上無法遠海出擊作戰。另外,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導彈艇編號應為02X,如021、024以及半途夭折的023;而037IG和037 II均延續獵潛艇的編號,這說明海軍裝備體系中并未把後兩者當作真正意義的導彈艇。
其次,筆者以為,037 IG和037 II代表的多用途化和通用化實際上已經順應國際輕型導彈艦艇的發展潮流。這裡我們可以用瑞典導彈艇的發展舉例:戰後至今,瑞典共發展了“諾爾徹平”級、“卡帕倫”級、“斯德哥爾摩”級和“哥德堡”級四級導彈艇。從最初在魚雷艇基礎上發展的“諾爾徹平”級到堪稱世界導彈艇典範之一的“哥德堡”級,其噸位不斷加大、航速逐漸降低而多用途化能力迅速增強。就“哥德堡”級而言,除了沒有隱身能力及無法搭載直升機外,其導彈、火炮、反潛魚雷、聲呐、雷達及電子戰裝備與“維斯比”級相比并不遜色。因此,“哥德堡”級所體現的也是“維斯比”級代表的多用途導彈護衛艦艇發展方向。
我國導彈艇從021、024到037IG、037II,也屬於從單純反艦導彈艇到多用途導彈護衛艇的轉變,只是後兩者在多用途化上尚不完備,不具備反潛和防空能力。如果在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相信今日我國海軍裝備序列中應該會出現類似瑞典“維斯比”級的近海隱身輕型多用途導彈護衛艦。筆者認為,在將來可能爆發的渡海作戰中,這種具有反艦、防空、反潛甚至掃雷等多種能力的艦艇可擔負登陸艦隊護航任務,對付諸如AH一1W“超級眼鏡蛇”武裝直升機、AT_3攻擊機、“錦江”及“光華六號”導彈艇、“海龍”級潛艇等武器裝備的威脅,且沒有“殺雞用牛刀”的浪費。
現在問題又出現了,既然021和024的繼任者不是037IG和037II,又是誰呢?037IG和037II已經代表了世界新一代輕型導彈艦艇的發展潮流,為何我國沒有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