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媒:中國鷹擊6空射反艦巡航導彈已明顯落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2 10:13:12  


 
  此前中國還從未系統研製過空地和空艦導彈,僅仿制和改進過455型“冥河”導彈,加上工業基礎薄弱,技術資料匱乏,“風雷一號”初期的研製和實驗工作困難重重。在此關鍵時刻文化大革命爆發,項目受到嚴重影響,1969年隨著轟-6導彈載機項目申請停止研製,“風雷一號”的研製工作也隨即停止。

  1973年中國南海地區局勢升級,空軍發現其現有裝備根本無法滿足遂行空中反艦及對地攻擊的需求,戰爭中的實際需要呼喚著國產空射反艦導彈的到來,但是此時中國正處於文革後期,各部門工作運轉極其緩慢,直到1975年9月中央軍委才批准恢復轟-6丁飛機掛載導彈武器系統的研製,同年11月國防工辦提出應以“風雷一號”導彈原設計方案為基礎,盡量選用現成設備,以最快速度列裝部隊。

  1977年4月,三、四、五、八機部和海軍所屬近60個單位遵照中央軍委批示,在青島聯合召開系統方案審定會及配套定點協調會。這次會議意義重大,明確了研製程序和研製配套生產分工,推動這項旨在結束中國沒有空艦導彈歷史的工作真正進入實施階段。會議決定將導彈正式命名為“鷹擊6號”空艦導彈,同時在轟-6甲型基礎上改裝轟-6丁載機,方案是在轟-6機翼下掛載兩枚鷹擊-6導彈,中國空艦導彈研製工作從此走上了康莊大道。

  1982年6月19日,參與鷹擊-6號試驗的轟-6丁飛機在渤海錦西附近上空截獲模擬目標,立即自動形成導彈射擊諸元,在2000米高度發射第一發空艦導彈。導彈射出後向下滑翔到800米左右高度自動點火,按照裝定諸元自動轉向,並將高度降低到100米後改為平飛,在到達預定航程後彈上末導雷達開機自動搜索目標,不到2秒鐘即捕捉到了海上靶標,彈上自動駕駛儀控制導彈加速俯衝,直接命中靶標。渤海灣試驗宣告了中國33年沒有空艦導彈歷史的終結,鷹擊-6號隨即正式服役,迅速批量列裝。

  由於風雷一號項目曾經下馬,研製歷程長達十多年,最終定型的鷹擊6號彈已經與最初的母型海鷹-2號有了許多本質上的不同。全新設計的鷹擊6外型依舊保持著與“海鷹”系列類似的常規氣動布局,長7.36米,直徑0.76米,翼展2.4米,尾部有3個尾翼,之間夾角120度,各有1個操縱舵。安裝500千克聚能爆破型戰鬥部,適合攻擊有一定防護能力的大中型艦艇,使用2套電引信和1套機械引信,且都有三級安全保險裝置,從而保證了導彈的安全性和作戰效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