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0主體的起落架縮進機身側的凹進處,表明其領先於的F-22的機載武器凹進處設計可能存在。J-20離地距離比F-22要高,這將有助於搭載重型武器,包括空對面導彈。在11月的珠海航展期間,中國工程師公開透露,最新研發的空對地武器能夠匹配下一代戰機的要求。
J-20飛機後部的特性——包括翼下驅動器整流罩,軸對稱發動機排氣通風裝置和腹鰭——看起來與隱形並不十分匹配,因此J-20可能不是各個方面都符合F-22的隱形條件。對此有兩種可能的解釋:或者目前看到的飛機只是能夠裝備部隊的設計的第一步;或者中國對於後部特性的要求沒有太大壓力。
在這點上,一個主要的公開問題是,J-20是否像T-50一樣是真實的原型機,或者與1990年試飛的F-22類似,僅僅是一種技術展示工具。在未來的12-24個月內,J-20是否進行進一步的飛行測試和進行多少次飛行測試將會回答這個問題。
文章稱,研發一種高效的多任務隱形飛機展現的是機身之外的挑戰,因為這要求一整套先進技術,保證在不洩露本機位置的情況下,採用自動化數據融合、發射控制和小概率情報截獲數據傳輸器來為飛機駕駛員提供準確的操作數據。
研發項目的飛速發展將是對中國戰鬥機工業的一次重大挑戰,目前中國戰鬥機製造業十分繁忙:J-10B、FC-1“梟龍”和沈飛的J-11B、用於裝備航母的J-15都處於研發階段。不管怎樣,得益於國家經濟的增長和人民解放軍全方位多領域軍事現代化的推動,自1996年J-10首飛起,中國軍事航空技術已取得飛速進步。在J-10之前,中國自主研發的國產戰機僅有沈飛的J-8和西飛的JH-7,這也反映出20世紀60年代早期的技術主要來自俄羅斯和歐洲。
中國的發動機研發已經滯後於機身的發展。據報道,即將取代俄制發動機裝備J-11B的沈飛WS-10發動機,在達到可接受的可靠度和耐用度方面已經落後了。考慮到採用專用合金加工處理的高性能發動機技術並無其他用途,故中國發動機研發的滯後也就不足為奇了。(事實上為蘇-27仿製品的J-11B的存在已使中俄工業領域關係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