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海軍僅能依靠常規潛艇、水上飛機和獵雷艦等兵力在近海反潛。現在,中國海軍主要裝備有水轟-5兩栖反潛飛機,但該飛機成本高昂,性能落後,無法滿足反潛需求,較多用於救災滅火。由於未正式裝備反潛巡邏機,航空反潛作戰任務主要由艦載反潛直升機來執行,航空反潛能力薄弱。
反觀國際航空反潛格局,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目前擁有現代大型反潛巡邏機只有四個國家——美國、俄羅斯、法國和英國,其中,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P-3C經過44年的升級,獨占全球大型反潛巡邏機舞台的鰲頭。近年來,美國將逐漸退役的P-3C的數量限制在130架內,並開始部署P-8A“海神”海上巡邏機。日本的主打反潛機則是P-1,數量也近百架。
軍事評論員吳戈指出,中國在反潛戰機上建立了平台,但平台的建設程度還不夠,在硬件設施上中國基本是具備了,但在軟件上,中國還是不夠完善的,與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相比,至少還有20年至30年的距離。
而李傑也認為,國民對中國反潛機事業應該更有耐性。“在反潛機領域,中國才剛剛起步,但是美國已經比中國領先了幾十年。”他說。
事實上,有不少專家也指出,反潛不僅僅是為了作戰的需要,它對貿易保護意義很大。近年來中國的國民生產與對外貿易對海洋運輸依賴日益巨大,從這個角度來看,擁有一支強大的海上武裝力量來保障遠洋航行暢通,同樣重要。
“現實中,中國缺乏大量的實戰經驗,在海戰中,由於對水文環境陌生,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經驗來進行指揮作戰,而相比美國等國家,在這一點上,中國的實戰經驗還是比較缺乏的。”在吳戈看來,簡單地比較各個國家的反潛能力是沒有意義的。雖然反潛戰機面臨的對手是敵人的潛艇,但是戰機的數量並不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能針對對方的弱點進行打擊。
軍情評論家馬鼎盛此前在節目中也指出“30架(高新6號)肯定不夠,中國起碼有100多架,這萬里海疆才能保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