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解放軍裝備國產精確打擊武器 重突防能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4 09:20:20  


 
  事後多年,鄧小平評說,“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中國嫦娥工程總指揮欒恩傑對此深有感觸,“‘兩彈一星’促進了我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形成了‘兩彈一星’精神,培育了一支隊伍,並且形成了一套系統工程的管理方法,積累了實施大工程的實踐經驗,是建國後首次通過重大工程帶動國家科技進步,至今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意義深遠,值得我們永遠記憶和傳承。”

  20世紀60年代中期,黨中央又作出“八年四彈”的決策,使我國導彈火箭研製生產能力上了幾個台階,解決了我國戰略導彈的有無問題,打破了核大國的壟斷,增強了國防實力;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了以潛射固體火箭、靜止軌道衛星和遠程運載火箭為內容的“三抓”任務的重大決策,促使我國的戰略核導彈和航天技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世紀80年代中期,“新三星一箭”重大決策,為航天科技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20世紀90年代,我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本世紀初,中央又實施了繞月探測工程重大決策,中國航天開始了深空探測的征程。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上的講話中所說,發展航天事業,是黨和國家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增強我國綜合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作出的一項強國興邦的戰略決策。”馬興瑞感慨地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回顧航天近53年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發展航天事業始終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從我國國家安全和科技發展方面作出的重大決策。”

  正是“群星燦爛”時

  “正是由於中央決策者持續不斷、堅定不移地支持,激發了航天人的奮鬥精神,推動了中國航天事業迅猛發展。”採訪中,馬興瑞為《瞭望》新聞周刊描述了當前中國航天技術“群星璀璨”的輝煌圖卷。

  中國是第五個自行研製並發射衛星的國家,第三個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國家,第三個獨立研製發射極軌氣象衛星的國家,第五個獨立研製發射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也是第五個進行探月飛行的國家。

  經過50多年的發展,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具備進入低、中、高等多種軌道的能力,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可達9.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5.5噸,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6.1噸,入軌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截至2009年4月底,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進行了117次發射,發射成功率達94%。1996年10月以來連續75次發射成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