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航空兵
1952年6月,在上海虹橋機場,人民海軍組建了第一支海軍航空兵部隊——海軍航空兵第一師,下轄水雷轟炸機團、殲擊機團。到1958年底,海軍航空兵已初具規模,編有水雷轟炸機師、殲擊機師、混合機師、獨立偵察機團、水上飛機大隊等。1953年4月,中國海軍航空兵在北京成立。1958年組建了海軍航空兵部,作為獨立的兵種領導機關,1969年撤銷。1978年5月,中央軍委決定恢復海軍航空兵部,如今海軍航空兵部已合併到海軍機關的序列中。
人民海軍航空兵初建時裝備的是米格15型噴氣式殲擊機、活塞式驅逐機、活塞式轟炸機,如今國產的大量新型機種陸續裝備部隊。海軍航空兵已發展成包括水魚雷機、轟炸機、強擊機、殲擊機、偵察機、反潛機、水上飛機、巡邏機、運輸機和各種專業飛機的海上防空部隊,其數量在世界各國海軍中居第三位。
中國海軍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組建艦載機部隊,80年代初形成規模,隸屬於海軍航空兵序列。目前在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南海艦隊都建有艦載機部隊,裝備了運輸型直升機、反潛型直升機、搜救型直升機和偵察型直升機,艦載機在逐步實現國產化。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中國海軍艦載機部隊已實現了“從岸基型到艦載型、從運輸型到戰鬥型、從近海到遠海”的歷史性轉變。
1954年3月18日,海航某部飛行員崔巍和薑凱首次升空作戰,一舉擊落兩架國民黨軍飛機。1970年2月10日,海航某團大隊長周新成率僚機祁德起在海南島擊落美軍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這是海軍航空兵到目前為止的最後一次空戰。57年來40架被擊傷、擊落的國民黨軍和美軍飛機,裝點了海軍航空兵的空戰史。
海軍岸防炮兵
岸防兵是海軍的陸地兵種,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進行沿岸防禦作戰;主要任務是保衛海軍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地段,消滅敵艦船,封鎖航道,支援瀕陸海區活動的艦船,支援島岸、要塞守備部隊作戰。中國海軍岸防兵已經成功實現從岸防炮到岸防導彈的轉變。
1950年8月,海岸炮兵學校成立,10月,海軍第一個海岸炮兵營在青島組建,到1951年已組建了13個海岸炮兵團。1963年2月,海軍第一支海岸導彈部隊——岸艦導彈大隊誕生。70年代末又陸續組建了一批岸艦導彈團、營。
中國海軍岸防部隊實現導彈化後,隨著突防能力更強、智能化程度更高、射程更遠、抗干擾能力更強的新一代岸艦導彈全面裝備部隊,海軍岸防部隊逐步成為既具備要地防空、近海防空的能力,又能夠有效支援其他軍兵種實施進攻的新型兵種,具備海岸防禦作戰能力。
海軍岸防部隊自組建以來,單獨和協同陸軍及海軍其他兵種作戰400餘次,擊沉擊傷敵艦船70餘艘,擊落擊傷敵機40餘架,在鞏固海防、保衛近岸交通和漁業生產等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