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曰:“窮則變,變則通。”“變”,是世界潮流的趨勢,也是軍人自強不息的鐵律。因為,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軍隊與軍隊之間,大凡對抗性的較量,都遵循同一個法則: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對手。縱觀天下,一支僵化而不思變革的軍隊只能走向腐朽。所謂精兵,是一支善於自強自新的軍隊生長出的強健肌肉。
“時移則世異,世異則備變。”回顧歷史煙雲,“變”是我們這支人民軍隊最鮮活的血脈之源。我軍從誕生之日起,就在不斷地超越自己的過去,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從勝利中總結經驗,在變革中自新。沒有陝甘寧邊區的“精兵簡政”,就沒有應對戰爭年代“魚多水少”的出路。沒有歷次裁軍的“消腫瘦身”,就沒有人民軍隊“精兵、合成、高效”的變革。沒有“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從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跨越,就沒有信息化時代我軍戰鬥力生成模式的根本轉變。
精兵多從“變”中來。站在新時代高地回望歷史,我們會看得更加清晰——我軍歷史上每一次精兵,其變革的依據都是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我軍使命任務的變化,其顯著標誌就是依靠高素質的兵員、先進的技術裝備、科學的編制體制,使軍隊更加精幹、結構更加合理,戰鬥力明顯提升。歷史一再證明,人民軍隊的精兵之路,其出發點在與時俱進,路徑在與時俱進,取向也在與時俱進。
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曾說,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當今世界,“危”中有“機”,“變”中幻“化”。以信息化為引擎的世界新軍事變革,已經遠遠超出《神鞭》年代中國人的驚嘆。但是,一個“變”字沒有變——
一支軍隊的勝利,總是最先贏在“變”的轉折點。應時而變的精兵之路,將在新一代中國軍人的腳下伸向遠方!
共和國台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