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駕駛員是來自某紅軍團的錫伯族坦克駕駛員丁輝,丁輝說:“作為領頭雁,必須把30個方隊的長龍帶好。沒有誤差就是我的標準。”
據了解,坦克發動後,駕駛室內的溫度超過70攝氏度,駕駛員的全身裝備超過10斤。在這樣苛刻的條件下,丁輝的駕駛精准度令人嘆服。閱兵時,丁輝前行的距離是200米,規定時間為1分12秒。早在今年5月26日的測試時,丁輝就已經達到這一標準。在這之後的每次考核中,丁輝的誤差精確到0.02秒,按照要求,誤差0.3秒就已經合格,但丁輝自己卻不滿意。他說:“我的目標就是1分12秒00。”
為了這個目標,丁輝和他的戰友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國旗行進,“時不差秒,步不差毫”
“時不差秒,步不差毫”,這是來自升旗儀式護衛隊的標準。
“炮聲起,隊行進,炮聲落,隊停止”,分毫不能差。據悉,在北京市昌平區升旗儀式護衛隊的閱兵村中,國旗護衛隊從進駐之日起就在一絲不苟地練習著。即使頂著炎炎烈日,隊員們也都每天練習12個小時,走上5公里,並反覆練著升旗動作。
除了60響禮炮,還有聯合軍樂團奏響的國歌,要求同樣分毫不差。聯合軍樂團團長、國慶慶典現場演奏總指揮於海說,國歌要準確地控制在46秒,分毫不能差,以保證國歌演奏結束的同時國旗正好升到旗杆頂部。而這其中還有一個難點,就是國歌演奏開始的同時,升旗也必須開始,否則雖然都是46秒,但依然會發生誤差。在1999年國慶閱兵的前期演練時曾出現過二者不同步的現象,與國旗護衛隊進行了協調訓練,避免了問題的發生。
來自武警廣東省總隊的聯合軍樂團分指揮段亨明,向記者介紹了樂隊演奏員們為了實現整齊劃一、分毫不差所付出的努力:這其中有拋下剛出生的孩子在北京一待就是半年多的小號手袁源,也有1986年、1967年出生的廉科、和振龍。在訓練中,他們的嘴上吹起水泡,磨破了接著吹,嘴裡壓力太大,就在牙齒上墊一層錫紙。相比之下,初期來到北京的水土不服已經不是什麼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