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日,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分列式開始。新華社 |
10時09分,檢閱車向東駛去
十裡長街開滿鮮花,與綠色的軍陣組合成這個秋季最絢麗的景色。
10時09分,在激昂的閱兵曲中,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乘檢閱車徐徐向東駛去。
“敬禮——”方隊指揮員一聲令下,伫立在東長安街的受閱官兵,向胡錦濤主席行注目禮。
“同志們好——”“首長好!”
“同志們辛苦了——”“為人民服務!”
軍委主席的親切問候和受閱官兵的響亮回答,響徹長街。
這響亮的回答,穿越人民軍隊82年的光榮歷程,傳遞著這支軍隊不變的宗旨。
“紅軍師”“秋收起義團”“平江起義團”“鐵軍”“猛虎團”“硬骨頭六連”“上甘嶺特功八連”……檢閱車從一面面鮮紅的戰旗前徐徐駛過。
從南昌城頭一路走來的中國軍隊,哪一支沒有經過戰火的洗禮,哪一支不是傳承著英雄的基因?
新型坦克、新型火炮、新型導彈……檢閱車從一台台迷彩色的裝備前徐徐駛過。
從當年的“萬國造”到今天全部國產的先進裝備,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實現了歷史跨越。
10時37分,正步通過天安門
敬禮線到了!
32歲的旗手朱振華雙手一收一推,3.3米長的旗杆從肩上落下,準確地固定在前上方45度角的位置。
秋風輕拂,紅旗上的五角星和“八一”兩個字展現在億萬中國人眼前。
10時37分,邁著鏗鏘的正步,三軍儀仗隊護衛軍旗通過天安門,拉開了分列式的序幕。
這時,天安門廣場上的背景圖案赫然出現12個大字: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
這人民軍隊特有的紅色傳統,就像那獵獵軍旗一樣,歷經82年風雨而不褪色。
14個徒步方隊,受閱時長約12分鐘。每個方隊以每分鐘116步的速度踢出128步正步,走完天安門東西華表間的96米。
這是一組像作戰時間一樣精確的數字。
為了這96米,受閱官兵在訓練場上走過了數千公里,堅硬的路面被踩出了一行行腳印。
陸軍學員方隊、步兵方隊、特戰兵方隊,來自陸軍部隊的3個方隊構成第一陣容。
隊伍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向前移動,似乎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的前進。
橫、縱、斜,天安門正對面的大屏幕從不同角度顯示著方陣的線條。每條線,都像刀切一般筆直。
在56歲的徒步方隊總教練袁大慶眼裡,這是世間最美的造型。
60年來,中國軍隊從“騾馬化”“摩托化”邁向“機械化”“信息化”,但,徒步仍然是軍隊接受檢閱的基本形式。
“無論武器裝備如何發展,戰爭的勝負最終取決於人。一支沒有戰鬥力的部隊,肯定走不出整齊劃一的方陣。”袁大慶說。
以“鐵腳板”著稱的步兵,曾是中國陸軍的主體。14次閱兵中步兵方隊的逐年減少,折射出中國軍隊的巨變——從1985年集團軍誕生起,中國陸軍從以“步兵為主”發展成為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電子對抗兵、步兵、防空導彈兵、航空兵等諸多兵種合成的現代陸軍,成為既能獨立遂行作戰任務又能與海軍、空軍實施聯合作戰的強大軍種。
斑斕的迷彩叢中,突然加入了一抹清新的色彩——身著潔白軍服和藍色海洋迷彩服的海軍學員方隊、水兵方隊和海軍陸戰隊方隊接受檢閱。有力而又輕盈的步伐,仿佛踏浪而來。
最讓人難忘的是水兵們寫滿驕傲的年輕面孔。出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官兵是這次閱兵的主體,而水兵方隊的平均年齡只有18歲。他們傳遞出這樣一個訊息:富有活力與創造力的年輕一代,正在成為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
飛行學員方隊、空降兵方隊、二炮學員方隊、三軍女兵方隊、武警方隊、女民兵方隊、預備役方隊……與10年前的國慶閱兵相比,這次閱兵減少了陸軍方隊,增加了二炮、特戰兵等軍兵種方隊,女兵方隊則首次改為三軍合成。增減之間,凸顯出中國軍隊邁向精兵之路的最新進展。
方陣如山,氣勢如虹。如果不是軍服的色彩各不相同,很難分辨不同的方隊。
二炮學員棕色與綠色相間的導彈防護服,可曾讓你想到為國礪劍的崇山峻嶺?
空降兵的叢林迷彩,是否喚醒你汶川大地震救援中高空一躍的珍貴記憶?
武警的橄欖綠,不正是日夜守護人民安寧的熟悉身影?
60年前的開國大典上,全軍還沒有統一的服裝。今天,受閱官兵身著的是中國軍隊從2007年起換發的07式服裝。這是解放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換裝。嶄新的軍裝與軍人闊步行進的姿態一起,構成了這個十月天安門前的標誌性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