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跨越
空軍慶祝60周年的熱潮卷到互聯網上,在一些軍事論壇,有一個話題時常被拿來討論:中國的空天技術發展到了哪一步?
接受採訪的軍事專家雖然沒有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明確回答,但他們肯定地表示,我軍著眼的都是一些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
空軍無疑是未來空天戰爭的重要力量,空軍指揮學院戰略教研室主任王明志說,下一步空軍主要是利用天基系統平台提供的信息,來支撐航空空間的空中打擊、制空作戰和防空反導作戰任務,“要解決制約天基信息系統支援的瓶頸問題”。
汪亞衛認為,跨越式發展可以有很多路徑,但有一點能肯定,就是與美國的空天發展模式不同。美國的路子比較強勢,強調靈活快速進入空間,截獲、擊落別國航天器,取得空天領域的優勢地位,“我們仍以防禦為主,適當保持不對稱打擊能力”。
這種發展方式與實際科技水平密切相關。李大光舉了一個例子:2007年我國成功擊毀一顆自己的在軌廢棄衛星,但美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測試過衛星殺手,並運用此類技術建立起導彈防禦系統。
“長遠來看,要發展空天一體技術,對一國的基礎工業提出較高要求。”汪亞衛以空天飛機為例列舉了三個方面:首先是動力。要突破衝壓超燃發動機的技術,空天飛機在大氣層內用超燃衝壓發動機,在大氣層之外還可以點燃火箭發動機,這樣才能實現機動性。當然,這樣的轉換技術很困難,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都在攻這個難題。
第二是材料。飛行器若要多次出入大氣層,就需要重量輕、性能好、能重複使用的防熱材料。
第三是本身的控制技術。空天飛行器進入外層空間要進行多次變軌,若要增加機動性,控制也將極其複雜。
“當然,這也是對科技界的一大推動。”汪亞衛說,“空天一體的戰略思路對中國航空航天技術提出了一個大要求,要求能夠在在動力、材料、飛行控制等各方面產生一系列突破創新,勢必將航空航天技術推到一個新的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