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印度自行研制的烈火-2型中程彈道導彈。 |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國際在線消息:為實現大國夢想,印度不惜耗費巨資打造“三位一體”的核威懾力量,而“中國威脅”經常成為其發展軍力的借口。對此,一些印度學者發出了“不同的聲音”。斯裡蘭卡“島嶼”新聞網7月13日刊發印度“欽奈中國問題研究中心”專家、前情報官員哈裡哈倫的長篇文章,分析中印兩國的核政策和核武器實力。文章認為,中國核力量對印度已有“三大優勢”,印度需要客觀理性地對待現實,應該與中國建立一種“共贏”的合作關係。
印度核武庫問題太多
與早已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公認的核大國之一中國不同,印度一直沒有簽署該條約,只是在1998年進行核試驗後才被視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擁有核武器後,印度一直受離心機技術的限制,生產核彈頭並非一帆風順。雖然印度目前還擁有足夠多的濃縮鈾儲備,可再製造30枚核彈。但據外界估計,印度的核彈頭大約會在40枚到80枚之間,不僅少於巴基斯坦的核彈數量,甚至僅為中國擁有核彈數量的五分之一。
核彈頭產量不足還不是印度核武庫面臨的主要問題。核武器的投送載具和搭載平台問題同樣令印軍頭痛。
印度媒體曾多次渲染印度研發的“烈火”系列導彈性能先進,並曾聲稱該型導彈擁有搭載核彈頭的能力,其射程可覆蓋大半個中國。然而哈裡哈倫在其文章中對印軍的戰略打擊能力並不看好。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印度目前僅擁有中近程彈道導彈,而且印度海軍的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殲敵者”號還處於海試階段,即使按照原定計劃,也要等到2012年才能服役。因此印軍目前只能依靠戰鬥機和海軍僅有的一型水面平台發射核武器,“二次打擊能力”極為薄弱。至於印軍的核打擊範圍,哈裡哈倫的文章中認為“僅能打到東南亞和中國的西藏自治區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