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旋卸炮彈防潮塞。 |
這是一段寫在該站政委李鐵軍日記裡的文字——
“一發發彈藥若傾瀉在戰場,會使多少文明遭殃、生靈塗炭?而在和平年代,它們卻被一點點拆卸、分解、銷毀,乖乖地釋放掉與生俱來的冷酷無情和殺傷力。”
李政委告訴我們,這個站歷經7次轉隸,每次都是一次新跨越,每年都在刷新彈藥銷毀的歷史紀錄,這些就足以證明我們國家的和平與安寧。
1985年,該站實現了由附帶銷毀過期彈藥向專業化銷毀報廢武器彈藥的成功轉型。4年後,他們成為全軍唯一一家承擔總部彈藥銷毀任務的部隊。
2007年,該站被總部列入全軍一類報廢武器彈藥銷毀機構。
2009年,他們迎來了歷史上任務最繁重的一年。總部、軍區下達彈藥銷毀和調運任務12400多噸,全年人均承擔收發銷毀量達138噸。為全軍同類單位之首,建站60年之最。
“軍人自古為戰勝,我們生來為和平!”動員大會上,政委李鐵軍的話擲地有聲,令人備受鼓舞,“每銷毀一發彈藥,就意味著我們為祖國減少一分隱患,為人民增添一分安寧……”
接下來的日子,7名常委自覺擰成一股繩,率先立下“軍令狀”:誓與官兵並肩戰鬥到底,堅決完成任務。
從此他們“遺忘”了周末和節假日,每天早晨5點起床,晚上9點收工,有時一日三餐都在作業線上。
在手榴彈拆解崗位,他們“一手按鍵,一手上彈,兩眼不離監視器”,每天完成6000枚拆彈任務,常常是兩眼紅腫發澀,腰酸背疼難以挺胸,有時吃飯連手捏筷子都打哆嗦。
在露天燒毀作業線,他們每天從裝載、運輸、卸載、擺放,到頂著高溫進行燒毀,人均需要手搬肩扛彈藥13噸,一天到晚渾身藥灰、滿臉漆黑,特別是在點火後急速奔跑中不少人磨爛了襠,被熊熊燃燒的彈藥烈焰烤曝了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