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解放軍二炮部隊列裝的東風-21C型彈道導彈。
|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近現代以來,中國人的自豪感與自卑感大都與軍隊在對外戰爭中的表現和武器裝備強弱聯繫在一起。從鴉片戰爭失敗直至抗日戰爭時淪陷大半國土,對外戰爭一再失敗和本國武器裝備低劣,導致社會上長期充斥著崇洋媚外的心理。新中國成立後抗美援朝一戰,能與世界最強手打成平局,才逐漸恢復了中國人百年來喪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過頭腦清醒者會看到,中國人民志願軍那時用的多是蘇聯武器。
經過解放後60多年的發展,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作為國家實力標誌之一的軍事力量,在和平時期武器裝備發展水平是體現其實力的重要方面。經過60多年的發展,我國軍隊裝備的巨大進步同樣令世界矚目。回顧1949年以後我國武器裝備的發展歷程,它成為中國國家實力增長的一個縮影。
引進技術、仿制生產奠定國防工業的基礎
(1950年至1962年)
近代中國面對世界時,已處於極度衰弱的狀態,其首要原因是社會生產水平仍停滯於落後的農耕方式而錯過了工業化大潮,軍事上也錯過了熱兵器、機械化這兩個歷史發展機遇。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統治時忙於內戰,國家始終處於分裂混亂之中,當權者重點經營的軍工產業也不過是外國的附庸,國內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都不能製造。
1949年全國解放時,人口第一大國中國的工業產值竟列在世界第26位。當時國內幾個兵工廠如沈陽兵工廠、太原兵工廠、重慶兵工廠等都只能生產少量機槍、步槍等輕武器,連迫擊炮都造不好,更無法生產機械化裝備,彈藥年生產能力也僅能達到1萬噸。相比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蘇、德等國的年彈藥生產量都在200萬噸以上。當時發達國家軍隊已進入了機械化時代,如1950年美國軍隊已是人均20馬力(平均3個人一輛機動車),蘇軍人均5馬力(平均10人一輛機動車),中國軍隊卻是人均0.2馬力,550萬解放軍只有1萬輛戰爭時期繳獲來的汽車(平均500人一輛機動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