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美國《僑報》6月9日載文《“炫富廣告”當從心中清除》,摘要如下:
“至尊豪宅”、“貴族領地”、“頂級享受”、“皇家血統”、“上流人家”……當你行走在中國城市的街頭,隨時隨地便可見到這樣帶有“刺激”字樣、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戶外廣告牌和電子顯示屏上。這類“炫富廣告”的宣傳主體,大多是人人都渴望擁有的商品住宅,這在房價高企的年代裡顯得格外刺眼。
針對這樣的“炫富廣告”,福建近日著手整治。而此前,北京、成都、重慶、深圳均動用行政手段進行過清理。儘管大陸官媒曾刊文批評“炫富廣告”之罪,但“炫富廣告”卻依然如各大繁華都市裡的狗皮膏藥,百揭不掉。
廣告作為承載了文化意義、融入了社會價值觀的載體,表面上看是一種物理存在,實際上更是一種精神存在。從一定程度上說,“炫富廣告”是一面鏡子,映照的是部分富裕人士的現實生活狀態、主流社會價值觀念。加之其使用了誇張的、哈哈鏡式的過度表達,助長了畸形消費,加劇了社會浮躁之風,造成了對普通民眾心理的過分刺激,製造了社會不平衡心態,激化了社會矛盾。
“炫富廣告”縱然可以短時間內從物理空間上被消滅、被清理,但只要還存在相應的社會土壤,它很快又會死灰複燃。這種土壤,就是當前社會“對富裕生活追求”總體心態和趨向,是人們對財富認知價值觀的紊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