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敘利亞的政治危機應可控制 |
中評社╱題:美國對敘利亞動武顧忌頗多,作者:劉月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敘利亞最終沒能逃過“阿拉伯革命浪潮”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強勁衝擊,今年3月中旬以來出現大規模民眾示威遊行活動,並迅速從南部德拉省首府德拉市蔓延至巴尼亞斯、霍姆斯等重要城市,以及全國14個省。4月25日,敘軍在坦克和裝甲車的掩護下分4路進入德拉市,這被外界稱為敘利亞局勢的轉捩點。美國會不會對敘利亞進行“利比亞式”的軍事打擊?敘利亞是否會滑向內戰?巴沙爾總統究竟能堅挺多長時間?凡此種種均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爆發政治危機的主要原因
敘利亞爆發的政治動亂主要原因來自兩大方面,一是受到“阿拉伯革命”風暴的嚴重衝擊,二是國內一系列矛盾所引發。
肇始北非的“阿拉伯革命”具有明顯的擴散性特點,從突尼斯總統本.阿里棄國出逃、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被迫辭職、巴林發生流血衝突、也門總統薩利赫在示威者和兵變的夾擊下,4月24日宣佈同意以辭職換取免予起訴,之後三次反悔,目前與反對派繼續膠著,到利比亞空前內戰、北約轟炸不停,導致利比亞爆發了西方主導的又一場地區局部戰爭。敘利亞爆發的政治動盪完全效仿了突尼斯和埃及等阿拉伯國家反對派的“經驗”。
民生問題是引發敘利亞政治危機的主要原因,4個多月以來,在西亞北非爆發的“阿拉伯革命”不僅沒有平息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大有星火燎原之勢。它之所以在阿拉伯世界具有迅速擴散的特點,究其原因,皆因當事各國存在共性的民生問題而引起共鳴,民生問題成為爆發這場政治動亂的導火索。敘利亞存在著與突尼斯和埃及等國高度相似的各類問題,譬如,政治上不民主,政治體制僵化,黨、政、軍大權長期被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一手把持,經濟發展緩慢,各種矛盾長期積累。現任總統巴沙爾家族已經執政41年,其國家權力高度壟斷,他本人“子承父業”,統治敘利亞已達11年,之前,他的父親阿薩德統治敘利亞長達30年之久,國家基本上依附於總體個人權威,統治基礎是其親屬或阿拉維教派。由於政治上不民主,致使大量社會精英沒有機會參與管理國家,他們迫切希望進行政治改革。敘利亞多個省市發生的遊行示威活動,示威者打出的口號是:“改革、增加自由、改善民生”等。
敘利亞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後,高物價、高通貨膨脹率和高失業率嚴重困擾國家發展。在敘利亞,32%的人日均生活費僅有2美元,遠遠低於聯合國規定的最低生活標準,低收入、低保障和低幸福指數引發的社會問題嚴重,相當數量的適婚男性無錢購房結婚,適婚女性因經濟拮据待字閨中,生計艱難以及幸福感缺失導致社會不滿情緒不斷加大,當積累到臨界點,條件一旦成熟便一觸即發。
歸根到底,“阿拉伯革命”風暴最終席捲敘利亞,引發政局和社會劇烈震盪,主要來自錯綜複雜的內生性社會問題,民眾訴求始於民生,癥結在於政治和社會系統需要改革,這是一場因國內民生問題而引發的綜合性政治危機。
美國和西方大國對敘利亞動武多有顧忌
同利比亞一樣,敘利亞政府對國內從事“恐怖暴力活動”的示威者也出動了安全部隊進行嚴厲鎮壓,軍方在全國展開了“逐城掃蕩”和聲勢浩大的抓捕行動。據國際人權組織設在敘利亞的分支機搆披露,自3月15日敘利亞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以來,已有580名平民遇難。敘利亞和利比亞同樣都是美國的眼中釘,兩者同樣都鎮壓了民眾的示威遊行,然而,美國對利比亞大打出手,卻為甚麼偏偏放過了敘利亞?美國和西方大國只是在口頭上頻頻指責敘利亞政府使用武力過度,而在行動上則採取了“容忍、克制”的態度,沒有動用軍事干預計劃,也沒有照搬“利比亞模式”打擊巴沙爾。雖然美國一貫憑藉軍事實力,可以左右中東爆發“阿拉伯革命”國家的命運,膽敢對它們大打出手,但是,美國也有不敢動武的國家,敘利亞就是其中之一,美國和北約為甚麼對敘利亞保持克制態度呢?軍事干預敘利亞有何顧忌呢?
顧忌之一是,擔心引火焚身。現在美國已經被捲入的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亞三場戰爭搞得疲憊不堪,一旦對敘利亞開戰,他擔心不可避免地陷入第四場戰爭泥潭,美國為防止引火焚身,避免陷入新的戰爭泥潭,對敘利亞動武不得不有所顧忌。
顧忌之二是,更擔心巴沙爾一旦下台將導致伊朗模式的極端伊斯蘭政權上台,那將給美國帶來更大的麻煩。對美國而言,它高度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之前,美國曾經試圖撮合敘與以色列媾和,以緩解來自伊朗方面的壓力,巴沙爾總統在美國看來還不是“一無是處”,或許還有合作的可能,要為這種可能的合作留有餘地。
顧忌之三是,擔心引發地區連鎖反應,導致局勢失控。美國和西方大國必須考慮倘若對敘利亞發動“利比亞模式”的戰爭,一舉摧毀巴沙爾政權,是否能夠承受得起敘利亞政府更迭後的巨大代價。敘利亞是阿拉伯國家中唯一一個與伊朗保持密切關係的國家,一直以來被美國視為伊朗的戰略後院,伊朗、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的哈馬斯,都是其鐵杆盟友,它們結成了一個戰略軸心,對西方構成強大的壓力。在這種地緣政治背景下,貿然對敘利亞動武,勢必牽動伊朗、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國挺身相助,屆時,中東地區局勢極易走向失控,難以收拾,其混亂及影響也將遠遠超越國界。從這個意義上說,敘利亞猶如一個火藥桶,美國對觸動這個火藥桶不得不十分謹慎。較之利比亞而言,美國和西方大國現在可謂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敘利亞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任憑巴沙爾實施鎮壓行動,權衡利弊,先“放過”敘利亞一馬。目前美、英、法等西方國家尚在密切關注敘利亞局勢發展,暫時還不準備動用軍事手段而引爆敘利亞這個火藥桶。
顧忌之四是,扶植敘利亞的反對派很困難。美國在干預他國事務時,一貫的做法是打進其內部,支持、扶植政治反對派勢力。但是,這一手在敘利亞很難實施,因為敘利亞的政治反對派勢力很弱,不成氣候,而且扶植他們找不到下手的機會,很難與他們取得聯繫。
奧巴馬對於應對當前中東地區的政治動盪,處於兩難的選擇之中,美國向利比亞的反政府武裝分子提供武器、情報支持,而對敘利亞的武裝分子卻沒敢提供類似支援,支援敘利亞的反對派將會把巴沙爾完全推向伊朗的懷抱,這是必須十分警惕的後果。
顧忌之五是,美國未找到有效的針對性政策。奧巴馬當下對巴沙爾的去向處於矛盾之中,他對巴沙爾這個領導人並不十分討厭,巴沙爾曾留學英國,接受西方教育,受到西方價值觀影響很大,在國內推出了許多符合西方口味的舉措,西方甚至傾向於認為他是“改革者”,比較理性、溫和,加之美國在敘利亞的經濟利益著實有限,無石油的誘惑力,敘利亞局勢還沒到必須動用武力解決的程度,美國和西方在敘利亞開闢新戰場的可能性暫時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