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裝備部前部長鄭明也在日前接受《新世紀》記者的採訪時強調,以前沒有航母,“積極防禦”其實是“有限防禦”,“比如其他國家侵犯了我國在南海的權益,由於我們力量達不到,有時也就提出抗議留個備忘錄說說而已。”
鄭明補充道:“我們反擊侵略,保衛領土領海主權,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必須要擁有航母。這就像我們擁有核武器一樣,同樣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幕後故事:多舛“瓦良格”
某些網站對“瓦良格”號的注釋中,可以看到俄語名為“Варяг”的航空母艦的圖示旁有一張小圖,這張小圖由三幅國旗組成,分別為:蘇聯、烏克蘭和中國。而這三個國家,也恰恰標注出了“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的波折航線圖。
上世紀80年代末,美蘇爭霸進入第三階段,為了對抗配備有蒸汽彈射器的航空母艦,蘇聯意圖建造一艘9萬噸級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由於資金短缺,蘇聯被迫降低標準,最終只達到65000噸的規模。
1988年,“瓦良格”號帶著滑跳式甲板下水,隨後立刻面臨著蘇聯解體的窘境。這艘建造率僅達到68%的航母被安置在了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內。雖然烏克蘭前總統克拉夫丘克在1991年競選總統時宣稱“烏克蘭需要‘瓦良格’號”,但由於烏克蘭自身經濟的停滯不前,加上與俄羅斯商榷達不成一致,“瓦良格”號航母只能停在舾裝碼頭上任憑風吹日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