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擔負戰備值班任務以來,每個發射單元都有2套操作班子,可是一旦出現持續的戰鬥減員和非戰鬥減員,光有1套‘備份’顯然還不夠。”楊旅長說:“我們把機關幹部也編組成一套發射單元,每位幹部都必須成為合格的操作號手。這樣,我們的在位率就能達到300%。”
在該旅,連隊的“八大員”也被定崗定位,個個熟悉導彈專業,人人能上裝操作,成為“第三備份”。中士張亮,原本是炊事班長,可現在他也成了一名“導彈發射精兵”。炊事員、下士楊釗和史晨光也通過了電源和瞄准專業的初級考核,他們自信地說:“若是有需要,我們這個炊事班也能把導彈準確發射出去,保證能完成操作任務。”
原來,隨著現代化炊事裝備在軍營“安家落戶”,炊事員從繁雜的炊事工作中解脫出來,每人每天相比以往能節省出三四個小時。該旅按照實際情況調整了炊事員訓練計劃,根據各單位號位需要對他們定崗定位,安排專業骨幹與他們結對子,手把手幫帶,傳授號手專業技能。
張亮告訴記者:“年初,旅專門組織了一次‘第三備份’考核比武,雖說我們的專業技能沒有其他戰友那麼精,但關鍵時候是能發揮作用的。”
關鍵是要保持“作戰能力在位率”
人是戰鬥力的主體,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抓戰備,沒有旁觀者,人人都要當頂梁柱。戰備訓練,人人都是關鍵的一環,缺少了哪一環,必將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記者調查發現,有的單位不能嫻熟駕馭新裝備,新成果不能及時生成戰鬥力,新戰法不能成功組織實施,歸根結底都是人的因素。官兵的科技素養、知識結構、操作本領,直接影響著一場演練的成敗,左右著一場戰爭的勝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