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自上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至今,中國不斷對龐大的陸軍部隊進行精簡,但中國陸軍“大陸軍”的發展模式短期內不會改變。因此,即使在陸軍參與的小規模武裝衝突中,武裝直升機都應有能力承擔對敵方較大規模裝甲部隊的摧毀任務,而完成這一任務的首要條件,就是武裝直升機足夠堅固的機體結構與掛載能力。相比歐洲武裝直升機,美俄武裝直升機極為強調掛載能力,正是“阿帕奇”確定了武裝直升機16枚導彈的最佳最大掛載,而這都是建立在美俄武裝直升機堅固的機體結構之上。相比之下 ,無論是中國的武直-10還是歐洲武裝直升機,受制於較為脆弱的機體結構,最大掛載能力均局限在8枚導彈與兩個中型火箭。由此可見,武直-10現有的機體結構無疑極大制約了其有效承擔日後的實戰任務。
其次,升級潛力局限使武直-10難以持續適應中國陸軍作戰任務。
如果暫且拋開美國發展隱身武裝直升機,即“科曼奇”的計劃不談,自首款武裝直升機誕生至今,最大的技術進步就要算是美國在AH-64A的基礎上,通過加裝“長弓”毫米波雷達成功研發AH-64D“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了。以此為標誌,武裝直升機首次實現了探測攻擊一體化。隨後,俄羅斯與歐洲各自的武裝直升機項目中,都出現了類似的升級方案。但毋庸置疑的是,無論從升級成功度還是實際使用效果上看,美國的“長弓-阿帕奇”都是最佳的武裝直升機高級升級的典範。但相比之下,武直-10或因自身的升級潛力局限,難以進行此類高端而必要的升級。
正如前文所說,中國在發展武直-10的過程中,選擇了歐洲風格的,立足符合材料的中型直升機方案。這一選型失誤的另一惡果就是武裝直升機自身的升級潛力相當有限。以美國的“長弓”毫米波雷達為例,這款雷達的重量高達300kg左右,機體結構已經不堪重負的武直-10不僅要承擔這一重量,更要因在直升機旋翼上方加裝這一裝置而調整全機設備以恢復重心平衡。這對於大量採用複合材料的武直-10武裝直升機而言,無疑是難以接受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武直-10的歐洲原型,即“虎”式武裝直升機在實驗了毫米波雷達設備後,儘管效果顯著但仍未大量裝備。如果在考慮到武直-10受制於發動機性能,一直處於荷載能力不足尷尬境地,其有限的升級潛力就可想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