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初,當世界新軍事變革醞釀著大裂變、大跨越、大轉型之時,信息技術先發國家通過信息融合重塑戰爭機器,以武器裝備的代差達成戰場上的非對稱優勢,信息化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落後者的頭上。
中國軍隊又一次站在了必須做出抉擇的十字路口。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錯過這一二十年,就可能錯過整整一個時代。時代差壓在了全軍官兵的心頭。
2006年,胡主席在全軍軍事訓練會議上強調指出:要著眼有效履行我軍歷史使命,以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以提高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為目標,圍繞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的主題,堅持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
圍繞這一目標,全軍上下聞令而動。四總部組織專家圍繞訓練轉變“轉什麼”“怎麼轉”,深入科研院所、基層部隊攻關,新一代《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十二五”時期軍事訓練改革總體方案》等一批綱領性文件頒發,同時經過300餘名專家集智攻關形成的500多萬字的重大戰略戰役理論成果,在引領實踐創新中發揮出強大威力。
與此同時,軍委、總部還及時總結推廣南京軍區黨委學理論、練體能、練技能、練智能、練指揮的經驗,蘭州軍區對所屬作戰師旅班子進行訓練考核,濟南軍區組織四級首長機關信息化集訓……一時間,全軍上下興起了學信息化、鑽信息化、幹信息化的熱潮。
這10年,解放軍推進軍事訓練轉變的實踐步步深入。
2006年11月,正在進行戰略戰役集訓,胡主席穿著迷彩服來到演練場,帶頭學科技、練謀略、謀打贏,給全軍官兵以極大鼓舞和動力。海上騰蛟龍、空中翱戰鷹、大漠劍出鞘……軍事訓練向更高層次躍升。近年來,全軍湧現出573名四總部表彰的“愛軍精武標兵”、15680名軍區級訓練標兵;全軍表彰了243個軍事訓練一級師旅。
跳出“村村點火”的舊模式,贏得後發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