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殲6四年曾內擊落美機22架 自身無一受損 |
中評社北京12月17日電/解放軍報編者按:51歲的羅陽留給我們的背影,已成為中國航空人的精神肖像。
他用以身殉職這種壯烈的方式,讓人們在深切緬懷他的同時,也將目光投向中國航空工業。
沿著國產艦載機殲-15的航跡回望,人們發現,這條英雄輩出的“中國製造”生產流水線,不但是航空報國崇高精神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空軍曾經的主戰裝備殲-6、殲-7和強-5等一代戰鷹的誕生搖籃。
今天,殲-6已退役,殲-7、強-5雖然仍飛翔在祖國的天空,但也將陸續淡出藍天舞台。天空中越來越多的新型先進戰機表明,中國空軍正迎來脫毛換羽的新時代。
矚望歷史的天幕,一代戰鷹背影漸去,引擎轟鳴漸遠。如同羅陽留給我們的背影值得永遠銘記一樣,一代戰鷹立下的赫赫戰功,我們同樣不能忘記——正是它們,在一次次空中激戰中成就了世界空戰史和中國空戰史上的多個第一;正是它們,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撐起了國家的天空……
戰鷹之翼:在發展中豐滿
中國航空博物館,一排排國產殲-6、殲-7殲擊機、強-5強擊機昂首挺立。飛機前的銘牌上,靜靜地訴說著它們的身世。
1964年6月28日,殲-6開始大批量交付部隊使用。誰也不會想到,日後殲-6家族會如此龐大。在近30年的時間里,中國先後誕生了殲-6甲、殲-6乙、殲-6丙以及殲-6I到殲-6IV等眾多型號。此外,殲教-6教練機、殲偵-6戰術偵察機和BW-1型驗證機先後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