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師創新探索飛行員交流成才模式——藍天鷹陣蓄勢出擊
1
試航藏北高原,亮劍東海前沿,奪魁空軍賽場……走進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師,記者發現,這支身處西南腹地的飛行部隊,近幾年屢獲佳績,戰鬥力快速提升,創造多項空軍高原飛行史上的“首次”。
“一流”的底氣源自哪裡?人才!
“人才是強軍之本。”該師領導說,“我們聚焦強軍目標培養人才,飛行員群體成長邁入良性發展軌道,為戰鬥力提升提供了可靠支撐。”
然而,就在幾年前,該師兩度遭遇“滑鐵盧”——
那年,師三代機團首次參加空軍體系對抗。參戰的有不少40歲以上飛行員,理念與技術趨於保守,面對複雜戰場,他們像日常訓練一樣“按流程飛”,被對手輕鬆“獵殺”。
一年之後,二代機團參加空軍突防突擊考核,參賽的大都是剛完成改裝的新飛行員,因保安全提升飛行最低高度,編隊成了地面火力網的“活靶子”……
兩個團隊,兩次失敗,原因均指向飛行員結構層次!
師黨委調查發現,因三代機飛行員必須從二代機部隊選拔培養,“單向輸出”造成人才“窪地”——
二代機團長期輸出優秀飛行員,骨幹力量出現較大缺口,戰鬥力生成受到制約;三代機團人才積壓,一些年輕飛行員錯過成長“黃金時期”……
怎麼辦?一個大膽設想浮出水面:能否讓部分三代機飛行尖子回二代機部隊任職,實現人才回流“反哺”,循環交流打通人才培養“梗阻”,推進戰鬥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