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後的同盟裂痕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了世界上的頭號强國。隨著共同威脅的解除,美蘇爭霸時期所建立 起來的軍事同盟的作用受到了質疑。在歐洲是北約軍事同盟,在亞洲則主要是指日美軍事同盟。爲此,1990年2月,美國政府向日本表明將削减駐日美軍5000人,4月,美國國防部發表亞洲戰略文件提出分三步把部署在亞洲的兵力削减至9萬人。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日本借機提出參加多國部隊,以提升日本的國際政治地位。但這一行動由于嚴重違背了日本的和平憲法而未能成行。但在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的推動下,日本很快推出了《聯合國和平合作法草案》幷于1992年獲得通過。同年,日軍“依法”走出了國門,1200多名日本軍人被遣往柬埔寨參加維和行動。同時,日本還加强了與東盟的關系,以期主導亞洲安全合作的主導權。
而海灣戰爭結束後,美國爲了填補“威脅空白”,開始將過去的潜在威脅提升爲主要威脅。1993年美國在《全面防務審查報告》中提出了四大威脅,其中經濟威脅的矛頭直指日本,從而引發了美日之間激烈的貿易戰。美國開始對日本實行高壓政策。在軍事合作上設置技術壁壘,避免防衛技術的主導權再次落入日本人的手中。而經濟强大後的日本也屢屢向美國說“不”。
1994年2月,日本首相細川護熙訪美時明確拒絕了美國關于確定日本從美國進口産品的數值指標的要求,促使日美貿易逆差進一步拉大。
1995年美日之間進行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談判再次破裂,美日同盟首次出現了裂痕,幷擴大至軍事合作領域。克林頓政府執政初期,美國國防部宣布,如果沒有等量級的日本軍民兩用技術的流入,那麽在聯合開發項目中,日本承包商將無法獲得美國相關軍事技術。這一所謂的“技術換技術”政策使美日軍事同盟關系打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此時的日本防務政策也開始轉向。
1994年,日本首相樋口廣太郎出台了新的防務研究報告,開始考慮與東盟合作論壇等機構開展的“多邊安全合作”置于日美安全合作之上,以試探美國對日本的安保承諾的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