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烏“鬥氣”,竟因烏助格擊落俄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2 15:09:31  


 
  在具體分析2009年俄烏“鬥氣”時,與其說是商業談判逐漸“變味”,不如說它本身就是在商業這個舞台上演繹政治大戲。最生動的例子就是,此次俄烏“天然氣大戰”的幾個關鍵節點上,最後拍板的並不是雙方能源公司的老板,而是兩國的國家領導人。 

  無論是1月5日俄方削減過境烏方對歐洲輸氣,還是1月7日俄方中斷過境烏方對歐洲輸氣,都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的米勒在直接請示普京後,才下達了最終的指令。 

  而類似政府替企業作主的情況在烏方又何嘗不是。據俄塔社披露,2008年歲末進行的俄烏天然氣談判中,烏克蘭石油天然氣董事長杜比納之所以離開莫斯科的談判桌而返回基輔,就是得到了烏克蘭總統尤先科的命令。據稱,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曾打算在2008年最後一天來莫斯科“滅火”,但也是迫於尤先科的壓力,而不得不放棄原計劃。而1月13日俄對烏克蘭過境輸氣系統重新加注的天然氣之所以被堵在烏方閥門之外而無法抵達歐洲,也並非技術性問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1月15日公布的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一封來信的內容稱,由於烏方公司沒有得到“政治決定”,因此不能按照俄方提議的線路恢復過境烏克蘭對歐洲輸氣。 

  當然,俄烏雙方企業最後能够簽署長期的天然氣購銷合同,也直接得益於普京和季莫申科經過通宵談判後達成的初步協議。雙方能源企業是根據兩國總理的“路線圖”,而一同起草了商業合同。所以,從“減氣”、“斷氣”、“堵氣”到近期可預見的“通氣”,企業只是配角,政府才是主角。 

  “梅普組合”的“組合拳” 

  2008年12月31日,俄烏天然氣談判破裂已成定局。梅普二人當天見面談及此事,都提到了烏克蘭國內各政治派系鬥爭,並將其與天然氣談判聯繫起來考慮。鑒於2009年底或2010年初烏克蘭將舉行總統大選,不排除俄方有意在烏國內政局混亂、“橙色陣營”分裂的形勢下,進一步削弱尤先科當局政治影響力的可能性。 

  普京在從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米勒那裡聽聞尤先科下達命令中止與俄方供氣談判後,對烏總統不心疼本國天然氣用戶可能面臨斷氣狀況而表示不解,並說俄方對此“感到可惜”。而梅德韋傑夫與米勒會見時,捅出了烏方從俄方低價購氣並在其國內高價賣出的內幕,並大膽質疑中間差價極可能被用於達成政治目的或解決個人問題,而對烏克蘭天然氣用戶造成了損失。梅普二人言辭一柔一剛,但都頗具殺傷力。 

  此外,俄方通過中斷過境烏克蘭對歐洲輸氣,而將原本打算對俄烏“鬥氣”作壁上觀的歐盟拉下水。普京一邊對德國總理默克爾提議的過境輸氣監督機制大加推崇,一邊又鼓動意大利埃尼公司和其他歐洲能源巨頭合資籌建國際財團以分擔過境輸氣風險,擺出一副積極合作的姿態。 

  梅德韋傑夫也沒閑著,在1月14日倡議三天後就舉行俄羅斯天然氣消費國和運輸國峰會,擺明了要讓大家都來評評理。雖然季莫申科此前答應17日到莫斯科只參加與普京的工作會談,卻在當天意外被普京請到了峰會現場落座,並與包括歐盟委員會代表和歐盟成員國高級官員等眾人一同,聆聽梅普對烏方表達種種不滿。 

  有意思的是,在俄烏簽署天然氣購銷長期合同後,俄方當即表示,此前談的國際財團、監督機制等等,現在都沒必要了。看來,歐盟國家著實被梅普二人狠狠涮了一把。不過,由於過境對歐洲輸氣指日可待,因此俄方料歐盟對其說話“沒譜”也不會太過計較。 

  到底有沒有輸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