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費攀升 優劣明顯
為了加快進度,印度國防部長曾親自攜帶l.25億美元的巨款來到廠家“犒勞打氣”。此舉果然有效,很快金錢的作用便突顯出來。LCA飛機試飛成功兩年多後,即2003年5月,LCA第一架原型機出廠;2007年開始小批量生產。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到了2009年3月,印度因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無望介入,所以轉而拉波音公司為LCA進行後續定型設計,但迄今為止波音公司卻默不作聲。不知道,印度高層決策者這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多年來,LCA戰鬥機的項目經費不斷攀升,幾乎翻了10倍以上,但最終服役日期卻依然沒有準確定數,仍含糊其辭:大約2015年。
雖然時間連連後推,但應該承認:如果按照印度確定的指標,LCA戰鬥機的各項性能還是相當誘人的:該機的氣動布局總體上不錯,為無水平尾翼的大三角翼設計,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操縱面,擴大了外掛的選擇性、增強了近距纏鬥的能力,使短距起降能力頗為突出,比較適合滑橇甲板起飛的需求。
儘管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高速性能,但印軍認為,現代空戰強調的是高機動性以及視距外打擊能力,沒有必要追求更大的飛行速度。機上共有7個外掛點,其中每側機翼下方各有三個,機腹下一個,還有4個機艙內掛架,該機最大外掛量大於4噸;在無外掛的情況下,最大起飛重量為8.5噸。
該機大量採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鋁鋰合金,以及鈦合金等先進的材料;大部分翼肋和桁條採用復合材料製造,因而全機具有較好的隱形性能,在很多情況下敵方導彈難以鎖定並攻擊它。
此外,由於採用先進的復合材料,也加強了飛機在近距纏鬥中對高過載的承受能力。
該機還有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即機上採用了先進的四餘度數字電傳操控系統,所以LCA的操控水平一流,駕駛感覺非常舒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