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23日載文《和平崛起的鑰匙在經濟建設以外》,文章說,中國官方與民眾上周以平靜的心情,迎接本國成為“世界GDP(國內生產總值)第二”的新地位。
平靜,主要是相對於西方社會而言。上星期一(16日),日本公布了修正後的第二季度經濟數據,0.4%的低增長水平遠低於預期,同季日本的經濟總量低於中國。日本欲振乏力的經濟以及已然落後的經濟總量清楚預示:當2010年全年數據出台時,中國將一舉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輿論預言了好幾年的局面,這回是來真的了。
儘管各界早有思想準備,但消息依然成為西方大報的要聞,有人將它解釋為全球經濟格局變化的里程碑;也有報道指出,這象徵了國際政治與經濟實力的轉移,因為過去從沒有發展中國家占據如此有影響力的位置,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現實,凸顯的是其繼續成長的巨大潛力。
英國《金融時報》的分析就認為,中國取代日本開創了新秩序,這是自1968年日本超越德國至今,世界上首次出現一個與美國爭奪“老大”寶座的競爭者。何況,今天的中國與日本非常不同,中國並不躲在美國的保護傘下,中國在推進軍力現代化,在拓展貿易網絡、海外投資與維護國家利益各方面,膽略都比日本大得多。
與西方輿論的熱議相反,中國官方對於被封為世界第二的抬舉是拒之不及。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密集表態,強調中國在人均GDP方面仍是世界較窮國家之一,按人均計算,中國GDP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在社會上,有民眾則是從個人的角度質疑:“國力不斷上揚,但我得到了什麼?”他們看到,過去10來年是中國國際地位增長最快的時期,同時也是國內貧富差距擴大,資源環境受破壞最明顯的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