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國家為什麼要讓決議獲得通過呢?首先,主要新興大國深知,西方民主國家根本不可能在它們的主權邊界內展開干預。其次,它們之所以決定棄權,原因也在於儘管它們本身不願承擔全球責任,但仍然希望全球秩序得到維護。利比亞危機威脅到了地區穩定,引發了石油市場波動。新興大國通過投棄權票的方式表達了對人道主義行動的默許態度,從而可以享受聯盟行動帶來的好處,卻又不需要分擔軍事干預的重擔。
利比亞危機的第三個重要教訓是,說到有爭議的國際政治準則,關鍵在於是否具有支持自身觀點的意願和能力。不干涉主權國家內政的準則(尤其是在涉及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時)面臨著重大挑戰。不干涉的準則在冷戰期間獲得普遍接受,但由於越來越多的人承認了 “保護責任”,如今卻引發了道德爭論。
反干涉主義者正確地指出,軍事行動會導致附帶損失和平民傷亡,往往會成為干涉國謀求私利的幌子。但是,這些觀點不能抹煞向受害於暴政的民眾提供幫助的迫切性。
因此,利比亞危機向我們揭示了未來國際政治的三個特點。首先,在今後相當一段時間裡,美國占據優勢地位仍將是全球政治的一個無可辯駁的特征。其次,我們無法指望新興大國在短期內承擔起全球責任,就連它們都仰仗美國為它們謀取好處。第三,關於國際行為準則的爭論將會加劇,而不是消失。以物質手段支持自身對國際準則的看法的必要性也會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