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
http://www.CRNTT.com   2020-09-02 08:51:01


  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2020年1月,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賦予了濟南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中新的使命擔當,為濟南謀劃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1.準確把握濟南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使命

  “龍頭作用”“高質量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戰略部署,是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優化國家區域協調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的重大舉措。濟南市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時代發展大勢、全國發展大局中找准濟南定位、明確濟南目標、扛起濟南責任。充分認識黃河對濟南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用好用足黃河資源,既要面向大海,也要擁抱黃河,做好陸海統籌這篇大文章,為濟南發展在更大範圍內配置要素、拓展空間。深刻把握並堅決落實新發展理念,在加快發展中破解難題、實現轉型,力爭在較短時間內讓濟南發展再上一個新的台階。深刻把握發揮龍頭作用的新使命,不斷提高經濟首位度、增強發展協調性、提升城市承載力,成為全流域高端產業發展引領區、科技創新策源地、對外開放合作橋頭堡,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深刻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目標,立足資源禀賦和基礎條件,吸納集聚更多的產業和人口資源,提升集約發展水平,努力在黃河流域率先蹚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深刻把握帶動引領城市群發展的新任務,積極順應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帶動引領省會經濟圈與膠東經濟圈、魯南經濟圈融合發展,帶動引領山東半島城市群與中原城市群戰略合作、協同發展。

  2.咬定“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不動搖,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謀劃推動濟南發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實施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咬定‘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不動搖,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蹚出路子、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的工作要求,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制定出台《關於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行動的意見》,為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劃定濟南路線圖。在“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間布局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打造“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東拓”要實現“東強”,即做強東部的科創實力和產業能級,以三大國家級開發區為載體,推促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催生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領軍企業,打造智造濟南、科創濟南東部隆起帶;“西進”要實現“西興”,即加快推動西部提升振興,充分發揮交通樞紐、高校集聚優勢,加快吸納發展要素,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醫養健康、會展經濟、文化藝術、特色農業,提升產業厚度和經濟密度,形成城鄉融合、產城融合、產教融合發展增長極;“南控”要實現“南美”,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更大力度推進南部山區生態保護,做好顯山露水、保泉增綠的文章,保護好城市“綠肺”和泉城“水塔”,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北跨”要實現“北起”,即推動北部建設全面起勢,抓住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重大契機,強力推動“攜河北跨”和先行區建設,實現“產城河”三位一體發展,加快建設黃河北岸主城區;“中疏”要實現“中優”,即優化中心城區城市肌理和風貌,提升綜合承載功能,加快產業升級,進一步凸顯泉城特色,再現“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獨特魅力。

  3.以打造“五個濟南”為抓手,全面提升濟南的綜合競爭力、區域輻射力、流域帶動力

  建設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是提高濟南綜合競爭力、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具體路徑,是增強區域輻射力、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的現實需要,是擴大流域帶動力、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打造科創濟南,建設創新引領活力迸發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抓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2035年,建成國內重要的科技成果策源地、高端人才集聚地和高新技術產業高地。高標準建設齊魯科創大走廊、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發揮好山東產研院、山東高研院等新型研發機構作用,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加速集聚;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培育打造“山大系”“第一醫大系”等品牌;加快推進“人才特區”建設,發揮人力資本產業園和“人才有價”平台作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打造智造濟南,建設基礎穩固、動能強勁的工業強市。把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在經濟工作首位,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到2035年,培育發展5個以上千億級前沿產業集群,打造成為全國智能製造標杆城市。提升先進製造業發展能級,實施建鏈強鏈補鏈延鏈工程,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37個產業鏈條和40個產業集群;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能級,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協同發展,打造數字先鋒城市;提升企業發展能級,培育更多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獨角獸和准獨角獸、瞪羚、專精特新企業。

  打造文化濟南,建設“山水聖人”中華文化高地。大力實施先進文化引領、文化特色樹立、文化符號增強、文化設施建設、文明程度提升、文旅融合發展工程,全面提高濟南文化軟實力,到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堅持以文鑄魂,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重視文化傳承創新,以打造“山水聖人”中華文化樞軸龍頭城市為抓手,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泉城特色文化;落實文化惠民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體系,豐富文化產品供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