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國因素助長國民黨的扭曲心態
美國因素對於島內政治生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近些年在國民黨、民進黨與美國的三方互動中,民進黨始終能利用美國台海政策的自相矛盾之處來為自己增加政治籌碼,同時也無須付出過高的政治代價。在“廢統”、“四要一沒有”、“入聯公投”等問題上,民進黨“進兩步退一步”,美國對此面上嚴厲譴責卻無實質動作。相較之下,國民黨卻吃力不討好,雖然總是衝鋒陷陣屢獲“反獨”戰功,卻始終打消不了美國心中認為國民黨未來可能推動兩岸走向終極統一的疑慮。對此,很多國民黨人內心頗不是滋味,他們嚷嚷著“國民黨沒理由一味扮演刹車皮的角色”(11), 期望國民黨能由“刹車皮”變為“開車者”,也從三方的博弈中獲利。
國民黨加快轉型的內因
(一)以馬英九為核心的領導體制的建立
2005年7月16日舉行的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以72.36%的高得票率當選,他獲勝的背後是廣大的黨員用手中的選票寄予的厚望,黨內這樣高的民意支持率使馬英九毫無爭議地成為國民黨新一代的領導核心。雖然之後馬英九因“特別費案”遭起訴主動辭去黨主席一職,卻絲毫沒有動搖他在黨內的核心地位。從馬英九重用楊渡等一批過去比較傾向黨外的“邊緣人物”、選擇蕭萬長出任副手等種種舉動可看出,他已經基本擺脫了黨內“權力癮徴候群”的影響,體現出應有的自主性。
馬英九擔任黨主席期間,重要決策都移到每週黨務主管參加的“中山會報”上討論。馬英九有自己的決策風格,他在很多問題上自有定見,真正諮詢的也祗有少數最核心幕僚,大方向都是馬“自認聰明”,一人掌握(12)。 而國民黨最高決策機構中常會對政策的影響,從連戰時期的“共識模式”轉變為“表決模式”,中常委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參與機會減少,外界評說中常會已經變為馬英九的“背書機關”和“橡皮圖章”。吳伯雄接任黨主席後,他的中心工作是為馬英九參選2008年保駕護航,因此這種有利於馬英九的意志在黨內順利貫徹的決策模式基本上被沿用下來。
(二)馬英九和國民黨都需要“本土”的光環
馬英九的“軟肋”是他“外省人”的出身背景,對於這一點,他個人相當在意。面對民進黨人的攻擊,馬英九曾幽默地回應說,自己的母親是在台灣懷孕、在香港生下他,以企業的說法是“台灣生產、香港交貨”,怎麼會是外來政權?(13) 馬英九想盡辦法拿掉“省籍”這個緊箍咒,“我是新台灣人”成了他包裝個人的論述基礎。經歷了“特別費”案從偵查、審訊、起訴直至一審被宣判“無罪”的整個過程,對一向以清廉正直自許的馬英九來說,“清白受到質疑,清廉竟被起訴,實在比失去生命更痛苦”(14)。 馬英九要為證明自己的清白、為保衛自己的聲譽而戰,從這點上看,他強化“本土論述”,“純為勝選,從不是為重振黨魂,或厚持信仰”(15)。
與馬英九一樣,國民黨的“先天不足”也在於它的“外來性”。這也是在歷次選舉中國民黨飽受攻訐之處。今年7月9日,馬英九和謝長廷首度同台辯論,謝長廷依舊抓住這一點火力全開,他將國民黨和日本殖民政府並稱為“外來政權”,著重攻擊國民黨在威權體制下的種種倒行逆施,進而揭示民進黨才是台灣民眾追求建立本土政權的正朔。馬英九回應說,1996年“總統”直選後,國民黨“外來政權”的性質已經改變,而評價一個政權的正當性與其是否為外來政權無關,“當政府貪污、無能,正當性也會遭到質疑”(16)。 相比之下,國民黨的反擊顯得綿軟無力,既擊不中對手的要害,也引不起民眾的共鳴。未來如果國民黨不能與民進黨在“本土”上一較高下,不僅先在氣勢上輸了半截,即便取得執政權,也會在政權的正當性上遭到詬病。
(三)利益共生關係使黨內的制約力量式微
早在2004年連戰就有意推出國民黨關於“台灣”前途的基本論述。由於當時在黨內引起激辯,最後不得不將這一論述修正為“今天的中華民國已經和台灣合成一體”(17)。 時至今日,國民黨內反對“本土化”的聲音似乎消弭於無形。其中的原因除了國民黨內的“本土派”在不斷壯大外,還與黨內不同的政治勢力在打各自的政治算盤有關。
在縣市長方面,一些已屆第二任期的縣市長祗能寄希望於馬英九代表國民黨重奪執政權後,能在行政系統裏分一杯羹,以延續自己的政治空間;而另一些新當選的縣市長則面臨著連任的壓力,未來需要黨中央的奧援。在“立委”方面,參選人紛紛大打馬英九牌,希望借馬英九的高人氣來吸票。有些人以“馬英九的子弟兵”自居,也有些人散發沒經過馬英九同意的推薦書,還有些人利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在電話拜票中播出馬英九的聲音為自己背書(18)。 黨內不少人物的政治生命都與馬英九的前途捆綁在一起。在這種複雜的利益共生關係面前他們自然都以“馬首”是瞻。
(四)國民黨核心價值理念的缺失和重建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國民黨一直把“實現國家統一”作為最高目標標榜,1991年2月23日還首次公開提出第一個關於“國家統一”的方案。然而時過境遷,“反共復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這樣的口號早已成為歷史的記憶,“國統綱領”也隨著陳水扁一席“終統論”形同廢除。國民黨原有的價值理念正不斷受到蠶食而日益空洞,對民眾也難有感召力。
國民黨迫切需要重塑核心價值,然而在島內講“終極統一論”祗會招來民進黨的冷嘲熱諷,同時國民黨也無力為“統一”注入更多的時代內涵,祗得另闢蹊徑。馬英九選用蕭萬長作為競選搭檔,也是著眼借用他曾經提出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論述,在“中華民國”與“台灣”之間建立新的連結,然後重建國民黨是“中華民國”正統代表的價值理念。但這樣的論述又使國民黨陷入了如何既與民進黨作區隔、又與李登輝作切割的兩難,於是就有了“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個與各方相妥協的產物。這種看似“包容”的論述實則體現了國民黨“價值的混亂與邏輯的矛盾”。 今天的國民黨始終建立不起自己的核心價值理念,最大的困境在於“他們祗講血統本土,卻端不出一套完整且有別於綠軍的政治主張”(19), 沒有找到真正能感動人民的力量。
國民黨將去嚮何方
國民黨的這波加速“轉型”,就其根源來說,是台灣社會“民主化”和“本土化”的必然結果。舊時的國民黨無論是組織還是理念都已經不能適應這種社會形態的快速變化,如果再不加快進行自我調整,國民黨的泡沫化難以避免。在社會環境和內外條件的種種束縛之下,國民黨難以跳脫固有思維模式,不能從更高的層次去進行有建設性的思考和規劃。面對權力的誘惑、利益的驅動,國民黨接受了民進黨既定的“遊戲規則”,簡單地認為祗有徹底地“本土化”才能幫助國民黨走出困境,殊不知這樣才是更加危險的開始。作為國民黨新一代的領導核心,馬英九對國民黨轉型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由於他的思想也明顯受到他個人的性格、經歷以及整個社會環境的局限,這決定了他無法成為引領國民黨以及整個台灣開創新天地的“先鋒”。
未來兩大黨在執政理念上沒有根本差異,唯一的區別就如馬英九說的那樣,是“一個台灣、各自表述”。民進黨認為台灣已經“獨立”,祗是目前叫“中華民國”,而國民黨始終認為,“中華民國”已是“主權獨立國家”,除此之外兩黨在強調台灣優先、維護台灣利益上並不二致。
台灣政壇出現兩個同質性很高的“本土政黨”,這樣的發展趨勢將不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首先,國民黨從一個有著“大中國情結”的政黨徹底變為地方型政黨,逐漸割斷了兩岸的歷史連結;其次,國民黨“棄守”反獨陣線,國共合作的基礎趨於薄弱,美中台三邊關係變得更加吊詭;再次,兩黨在島內比拚“本土”的過程中,台灣民眾的主體意識被強化,兩岸民眾的疏離心理加劇。這些對大陸來說,都將帶來新的挑戰和考驗。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7年11月號,總第119期)
註釋
(1)“國民黨去統加台灣”,台灣《中國時報》2007.5.25。
(2)馬英九:《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第22頁,台灣天下遠見出版社2007年版。
(3)“公投入聯國,藍:不止台灣名義”,台灣《聯合國》2007.6.20。
(4)“誰在推動國民黨修改黨章”,香港《亞洲週刊》2007.6.10。
(5)“黨產祗剩五十億,明年結束中投”,台灣《中國時報》2006.8.15。
(6)“破天荒,國民黨: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台灣《中國時報》2007.6.29。
(7)“虛擬的國家、扭曲的民主”,台灣《海峽評論》2004.3.1。
(8)南方朔:“失去自我定位話語權,國民黨的悲哀”,中國評論網2007.5.28。
(9)“藍通過‘返聯’公投案,納入台灣名義”,台灣《聯合國》2007.7.5。
(10)同注(8)。
(11)“不再當美中‘刹車皮’,國民黨變了?”,中國評論網2007.7.27。
(12)“馬英九暴露決策失准危機”,台灣《財訊》月刊2006年8月號。
(13)“駁斥外來說,馬:我是台灣生產、香港交貨”,中國評論網2007.7.29。
(14)“馬英九辯論庭聲明:請詳查明斷,還我清白!”,中國評論網2007.8.2。
(15)“石之瑜:馬英九純為勝選,從不是為重振黨魂”,中國評論網2007.8.3。
(16)
(17)“雙吳一關,本土論述幕後推手”,台灣《中國時報》2007.5.25。
(18)“國民黨‘立委’選舉,馬英九成‘最佳男配角’”,中國評論網2007.4.30。
(19)“困境與出路”,台灣《中國時報》200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