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發展成台灣主流價值 |
選戰關鍵
1、“九二共識”揭穿“台灣共識”謊言。
此次選舉決戰點就是兩岸議題,這是一場力挺“九二
共識”還是聽信“台灣共識”的選擇,是對馬英九兩岸和平開放路線的信任投票。兩岸議題是馬英九強項,但操作不當容易失分如“公投和平協議”。兩岸議題是蔡英文“罩門”,她極力回避卻始終無法擺脫。⑤以前泛藍習慣回避兩岸議題,而民進黨則擅長挑撥、激化族群衝突。此屆藍綠議題攻防轉換,馬英九正面主打“九二共識”,突出兩岸政績,強調開放鬆綁、和平穩定,正面迎戰蔡英文的“台灣共識”,凸顯蔡難以處理兩岸問題,無法穩定台海局勢,確保台灣民眾福祉。馬英九稱失去健康才知健康重要,如果沒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有成果將毀於一旦,得而復失。而蔡英文極力躲閃、模糊兩岸議題,高舉階級牌、貧富牌,突出社會矛盾、財富差距,大搞階級動員。其動機在於把台灣的社會、貧富、南北問題與省籍、族群問題掛鈎,歸罪於馬英九的兩岸開放政策,攻擊馬政府“圖利財團”,國共聯手“掏空台灣”、“剝奪”台灣民眾。
為化解“九二共識”的壓力,蔡英文還端出所謂“台灣共識”卻不知所云,一度將“終極統一”、“一中各表”納入選項。但蔡英文始終無法贏得中間選民、中產階級、工商界的信任,特別是歐債危機使台灣經濟前景暗淡,他們更加擔心蔡上台破壞台海穩定,衝擊兩岸經貿關係,商機頓失,就業下挫,飯碗不保。那些參與、期待兩岸關係發展的“經濟選民”用選票明確肯定“九二共識”所奠定的兩岸和平穩定,回絕蔡英文虛無縹緲的“台灣共識”。值得一提的是,南部本為綠營大本營,但此次蔡英文在南部所獲不如預期,甚至有民進黨骨幹轉而為馬英九積極拉票動員,表明兩岸和平發展、“九二共識”在ECFA早收清單、農漁產品採購政策的推動下,已在中南部落地生根,產生和平紅利、選舉紅利。
2、藍營危機牌、棄保牌奏效,宋楚瑜遭遇邊緣化。
拱宋參選、分裂泛藍、瓜分馬英九選票是李登輝“棄馬保台”的重要圖謀,也是蔡英文最後階段打出“大聯合政府”以防止宋退選的重要謀略。宋出於延續親民黨香火、避免親民黨“泡沫化”的需要而參選。宋參選有三大懸念:一是得票能否過5%、60萬票門檻,一旦超過就成為馬英九連任的“生死門”。二是看棄保效應。最後階段挺宋大將、花蓮縣長傅崐萁最後決定“理性挺馬、感情尊宋”,打響了“棄宋挺馬”的第一槍。連戰呼籲泛藍“集中投票”,“投宋等於投蔡”的耳語效應在泛藍基層發酵。⑥棄宋保馬效應產生的選票約有2.72%、30萬左右。事實上,即使宋不參選,投宋賭爛票、死忠票也很少會投票給馬,對馬的加分不多。三是看宋參選到底,能否激化投票率、甚至拉到綠的票。宋楚瑜參選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泛藍的危機感,結果是北、中部投票率高於南部2個百分點。有人認為,宋的選票中,有部分中南部本土票,如果宋不出來,就會投給蔡英文,換言之宋拉到了蔡的票。值得一提的是,伴隨棄保效應發酵,中產階級、知識份子較可能發生分裂投票,結果親民黨、台聯黨的政黨票分別達到5.49%、8.96%,獲得2席及3席不分區,成立“立院黨團”。
3、“經濟選民”掀起挺馬高潮。
近年台灣物價、房價居高不下,失業率高於4%,但薪水十多年不漲,民眾荷包縮水,企業放“無薪假”,裁員聲不斷,民眾生活“苦哈哈”。民進黨強攻經濟“無感復甦”,稱老百姓不但沒有得到好處,還產生相對“剝奪感”。蔡英文以“這四年來你過得好嗎”爭取選民支持。對此,馬英九一方面強調拚經濟成績,成功應對金融危機,三年內台灣經濟發展較快,2010年經濟成長率高達10.88%,投資環境改善,國際競爭力提升,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佈“2011年世界競爭力”排名第六。增加了37.5萬個工作機會,實施青年創業、購房優惠貸款、8項社會福利政策照顧八大弱勢團體等。另一方面馬英九成功運用歐債危機,將企業、民眾對於經濟前景的擔憂轉化為工商企業界、學術界大規模公開挺馬的積極動力。“經濟選民”憂心忡忡,一旦換人做,台灣經濟將陷入停滯、空轉危機,進入經濟寒冬。⑦選舉結果表明,台灣民眾開始擺脫早先統獨、省籍的意識形態包袱,轉而選擇能夠創造就業機會和提供穩定生活的執政團隊,是台灣民眾首次成熟、理性的“經濟投票”。
4、民意不求“變天”,無需換手。
按照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前景理論”,如果滿意或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現狀,就可能繼續支持尋求連任者而拒絕挑戰者;如果不滿現狀,而預期挑戰者能夠改變現狀、帶來好的生活,就可能支持挑戰者,而放棄連任者。台灣民意向來求新、求變、求好,但又怕變壞損及自身利益,台灣多數民眾擔心蔡英文上台葬送經濟復甦的契機,使他們失去現有的一切,駛向不可知的未來。馬英九不斷呼籲房子造了一半,師傅不要換手。蔡英文“清新”形象穿幫破功,模糊不清,“十年政綱”淪為空心菜,兩岸成為其“罩門”,一旦蔡上台,台灣就將陷入下行震盪劇場。出於對於蔡上台不可預測的擔憂,多數民眾選擇支持馬英九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