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國際先驅導報報道,西方盛行“中國威脅論”已多年,國人對此早已司空見慣,甚至連西方自己對這些陳腔濫調也覺得沒有絲毫新意。改變對中國的攻擊方式,成為西方一些媒體和人士的“當然之選”。不久前,美國《紐約時報》刊發文章稱,“指責中國的人權問題毫無效果,西方應該以中國人聽得懂的方式,用中國聖人孔子的話來告訴中國人,孔子其實也不認同中國政府的做法。”這種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做法已經成為西方攻擊中國的新方式。而把這一點發揮到極致的,當數去年8月德國《明鏡》週刊拋出的一篇反華報道《黃色間諜》,文章當中大量引用所謂孔子的話,欲證明“孔子教誨中國人抄襲”,“中國有剽竊的文化傳統”,並由此推導出“中國人都是騙子”這一辱華反華的論調。
西方無力“硬”對中國
以往,西方出於文化價值上的自信,對中國總是擺出一副傲慢的面孔,毫不掩飾地把自己的一套價值體系強加於中國。然而,西方的做法除了只能激起多數中國人的強烈反感外,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效果。在西方看來,中國依然我行我素。近些年來,隨著中國軍事、經濟等硬實力的不斷發展,西方感到已經無法在軍事、經濟等硬實力的比拼上戰勝中國。尤其是在美國軍事力量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金融危機讓西方疲於應付的背景下,西方在跟中國“交手”的過程中更是顯得力不從心。
對某些西方人士來說,要叮中國這顆“雞蛋”,也只有尋找中國的文化價值軟肋這條“縫”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相對於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的發展,思想文化領域的發展相對滯後,適應中國社會當今和未來發展需要的文化價值新體系尚未成型,對轉型時期中的多元社會經濟結構及其相應的多元文化構成的諧統能力還較弱。
與此同時,“中國模式”獲得了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的認同,甚至仿效的對象。一些西方戰略家深刻意識到,未來的中西之爭,可能上升到“普世價值”之爭,中國對西方的最大威脅不是來自中國的軍事經濟實力,而更有可能來自中國在文化價值觀念上對西方的挑戰。
把中國傳統文化及價值觀念納入西方的攻擊目標,無疑是西方戰略家的“先見之明”。而西方也自信能破解中國的“文化密碼”,並予以干擾甚至摧毀。
西方尋求孔子做“幫手”
破解中國文化價值的密碼,西方首先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的先哲——孔子,企圖借通過歪曲孔子的話,動搖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自信,這是西方反華輿論的新動向。去年德國《明鏡》週刊刊發的反華文章當中,就大量引用了所謂的孔子的話,這些話初看起來,對國人極具蒙蔽性和欺騙性,以至於在很多旅德華人當中一時引起思想混亂。筆者當時對《明鏡》的報導原文做了深入的研讀,發現作者對中國文化並非一知半解,而更像是一個中國文化的行家裏手,有意識地斷章取義,歪曲孔子的話,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這篇報道利用了中國民眾對自身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的現狀,用歪曲捏造的伎倆,企圖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置中國傳統文化於“自相矛盾”的假像中,藉以打造西方“普世價值”的強勢,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摧毀國人文化復興的自信心。
西方之所以打出“孔子牌”,跟中國一百多年來對自身文化價值的自我否定傾向息息相關。對傳統文化的深入批判和革命,雖將中國人從妄自尊大的虛幻中喚醒,但也遭遇了“把孩子和洗澡水一併倒掉”的危險。中國一直在引進外國先進文化價值和重建自身文化價值體系之間摸索著自己的道路,但對於當下處於轉型期的中國來說,一方面要面對外來多元的文化價值觀念的衝擊,另一方面自身新的文化價值體系尚未成型。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自然會加緊攻擊中國的文化價值體系,企圖給中國人帶來思想上混亂,甚至自我的徹底否定。要達到這樣的目的,能夠請到孔子做“幫手”自然是西方的“聰明之舉”。
文化復興破解西方攻勢
然而,每當西方打“孔子牌”的時候,正是我們捍衛文化主權、實現文化復興的最佳契機。我們應當力爭將每一次成功擊潰西方文化詭辯的過程,都當做一次中國傳統文化真偽辨析、價值重建的過程。筆者認為,面對西方對華輿論攻勢這種新動向,我們僅見招拆招已不夠,最為重要的是要加快自身文化價值體系的重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加大對自身傳統文化價值的詮釋力度,在引發國人內心強烈共鳴的同時,也要用世界聽得懂的方式把自己告訴世界,提升自身的國際軟實力。
孔子是我們的先哲,他與蘇格拉底一樣偉大。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如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一樣璀璨奪目,並具有緊跟時代脈搏、超越時空界限的普世價值和精神內核。
回顧在德國投身反擊西方反華輿論的維權活動,筆者深切體會到,在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較量中,我們必須攻守兼備,既要捍衛自身的傳統文化,恢復對自身文化價值的自信心;又要擅於主動出擊,揭示西方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現實中偽善、醜陋以及自相矛盾。同時,我們也需要運用西方人自己的方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