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更高的歷史門檻
隨著人口結構在不斷變化,“中國人”的特征也在變化。今日中國人已經不同於過去,未來中國人又將是另一種“新人類”。他們在安全和繁榮環境中成長,已經或即將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整個國家的演變方向將掌握在他們手中。他們是現有體制的產物,更是現有體制的改變者。對執政者而言,與其試圖讓他們適應體制,還不如努力讓體制適應他們。
中國人曾經因為面對生存威脅而產生了集體憂患意識,心甘情願地維護既定的政治秩序,並且結成了命運共同體,不僅最終征服了貧困,而且正在向“全面小康”的目標接近。這一事實足以證明,雖然現有體制備受指摘,但畢竟還是可行的。
可是,中國已不再是過去的中國。為了對付貧困而結成的命運共同體正在分化,導致社會階層和利益訴求日益複雜和多元。這種嶄新的形勢意味著,執政黨既要滿足不同基層的權益需求,又要確立一套符合新時代的新共識。
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闡述“人類需求層次論”時說,人的需求是無止盡的,在擁有足夠的面包之後,其他需求便接踵而至。當前中國社會的現狀,大體也是如此。在基本的生存需求獲得保障之後,人民需要更高層次的滿足感,包括機會均等、社會公正和實現個人價值的自由。這顯然是一道更高的歷史門檻。以現有的政治和社會體制,中國是否還能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