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大連出席世界經濟論壇第三屆新領軍者年會(2009年大連夏季達沃斯年會)的企業家座談會,并回答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和企業家的提問。 |
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美國《僑報》9月12日載文《勿輕言人民幣國際化》,摘要如下:
中國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為近期媒體熱炒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話題潑冷水,他指出,人民幣真正成為國際性貨幣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任何時間表都不算數,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上,中國需要正確估計自己的實力。
近日,中國央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達成協議,中國將用人民幣購買高達500億美元的該IMF的債券;另外,中國財政部還宣布將於28日在香港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中國銀行也宣布,該行設在瑞士的基金管理公司將發行的24只基金中,一部分基金將提供人民幣計價。為此,業內人士樂觀地估計,人民幣的國際化不乏正在加快,完全成為國際貨幣或只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
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的主權貨幣初具國際貨幣功能。而全球金融危機和中國經濟的率先復甦又令國人同胞的大國夢想提速。
誠然,人民幣國際化不僅能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影響力,讓中國加入享受“國際鑄幣稅”的“強國俱樂部”。但人民幣國際化並非中國的一廂情願,需得到國際社會對中國政治經濟實力的認可:一是中國經濟是否能持續增長,價格是否保持穩定,金融市場是否發達等;二是在政治上是否具有公認的穩定性,以及在國際上是否擁有強大的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