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警惕中國人“幹多掙少”的制度原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6 08:59:43  


 
  中國社科院此前的一份報告就曾直言不諱地指出,“目前很多企業利潤的大幅增加在相當程度上是以職工的低收入為代價的”,“利潤侵蝕工資”現象突出。應該說,中國經濟近些年來的高速發展就得益於廉價的勞動力,但這種勞動力優勢僅在經濟增長初期比較明顯,隨著經濟增長由出口轉向內需,普通大眾的低收入必然對經濟發展形成掣肘,並可能使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從而影響到中國未來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對於這些問題,北京高層並非沒有注意到,政府也試圖通過結構調整改變當下收入分配不均的現狀,讓全民分享改革成果,除了出台“限薪”、“漲薪”等政策,亦祭出稅收杠杆調節收入差距,但民眾似乎並不滿意,不是抱怨“工資被增長”,就是指責中國的稅收、醫療、社會保障等政策“與升鬥小民過不去”。 

  事實上,我們不僅僅要關注貧富差距的存在,更需要關注貧富差距的形成過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在其《作為能力剝奪的貧困》一書開篇說:“貧困必須被視為是一種對基本能力的剝奪,而不僅僅是收入低下。” 

  那麼在解決貧困的問題上,也不能僅靠增加收入,還需要賦予貧困者一些“基本能力”。格林斯潘曾提到,目前收入的差異已經引起了教育和技能學習方面的不平衡,這可能使高收入者獲得更多的機會,從而讓“窮者更窮,富者更富”。而在中國,“基本能力”似乎還有更深層的含義:當權力作為一種資本介入市場後,一些壟斷和特權者靠著“特殊能力”發家致富,而沒有社會關係的弱勢階層則失去創富的“基本能力”,最終淪為窮人,甚至於,窮人的“能力”還會受到刻意的限制與剝奪。畢竟,在一定時期,國民財富收入的總“蛋糕”是相對固定的,有人分得的多一些,必然其他人分得的就會少一些。在這場“零和”遊戲中,拿著“刀子”分“蛋糕”的人會不會把大塊的拱手相讓呢? 

  因而,機會分配的不均與不公才是導致“幹多掙少”的深層次原因。古語雲:“不患寡而患不均”。對於中國很多普通百姓來說,比起吃、穿要憑票的經濟匱乏年代,如今無論是生活水平還是實際收入都有了跨越式提高,可是普通大眾的“受剝削感”卻在加重。他們缺乏富人那樣對經濟資源配置的控制力、話語權,自身在升學、求職、創業等諸多方面往往受到不公待遇,而面對壟斷、官商勾結等問題時又無能為力,使他們放棄了改善處境的努力。對一個國家來說,比貧困更加可悲的是無力改變貧困。 

  所以說,解決“幹多掙少”絕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除了“勞有所得”、“按勞分配”,更需要從制度層面保證分配的公平與機會的均等,讓來自不同階層的人都有機會走向富裕階層,才能民富而國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