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南海主權爭議表面化,其標誌不僅是上半年各有關國家因提交聯合國劃界文件而頻頻活動以及在開發資源上繼續先下手為強,同時有關國家正在試圖使南海爭議國際化、法律化和事實狀態化方面。中國未來的壓力將更大。
這一年裡,中國和西方民間心理秩序也進入更為深層和不為人察覺的盤整期。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中西民間心理基礎依然脆弱;去年中西民間風波發生之後,究竟有多少已轉化或發酵成雙方民間心理深層的理性因素,目前尚無法量化和預計。未來隨著可能更多衝突個案發生,中西民間心理秩序調適依然是一個極其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警惕G2,重視歐日
如果說,上述發展均以平穩為主基調,平穩之下有些暗流,那麼過去一年,國際戰略格局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隨著中美國際經濟、政治合作和依存關係加強,國際社會對中美分別為當今和未來世界兩級的印象似正在不斷清晰化。
中美“兩級”過早成型給中國帶來的戰略壓力是十分明顯的,它不但會帶來美國對中國過早的戰略敵意,而且也會使其他國家產生戰略擇邊行動,也容易給中國帶來國際責任的壓力。中美兩極過早成型又不以中國領導人的警覺為轉移。這就需要從戰略層面善用多極資源予以調整。這種善用多極資源,不是古代意義上的合縱連橫,而是將之前“一超多強”中的“強國”有機糅合到中國國家戰略和對美戰略之中。其間,在全球層面重要的另一極無疑是歐洲,而在地區層面則是日本。
在全球層面,美中歐三足鼎立無疑對中國更為安全。由於歐洲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理想主義色彩,中歐表面上的衝突超過中美衝突,但中歐不可能發生本質戰略衝突;中歐之間的絕大部分衝突,都屬於意識形態和體制間的正常衝突。而且從本質上看,中歐甚至有可能藉雙方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中國崛起給世界帶來的深刻影響方面,提煉出屬於人類的共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