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就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只要堅持半島無核化有希望重啓六方會談。 |
中評社香港3月9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8日載文《中國需強化六方會談主導地位》,摘要如下:
3月2日,美國朝核問題特使博斯沃斯和六方會談代表金成開始訪問中國,就早日重啟六方會談開始新一輪穿梭訪問。此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莉•克林頓對外放出風聲,稱在推動重啟六方會談方面已取得積極進展。韓國媒體則更樂觀,宣稱六方會談可能會於3月底4月初重啟。
在新一輪六方會談中,中國到底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中國的戰略目標是什麼?如果六方會談未來演變為朝美雙邊會談中國該作何打算?如果會談再次無果而終,中國又該如何應對?
斡旋者vs利益方
作為一個應對核危機的多邊會談機制,六方會談是中國秉持和平解決地區爭端的一貫理念而通過不懈努力達成的,也是在沒有更好選擇情勢下的次優選擇。但是,這一多邊會談機制具有太多不確定性:一、它是臨時性機制而非穩定的制度化機制;二、決定其成效的核心利益方是朝美,朝美對談的潛在可能性是這一機制可替代或者虛化的關鍵因素;三、會談各方角色定位和目標定位的巨大落差更導致其不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中國作為六方會談的發起方、承辦方和一貫的堅持者,更面臨著會談角色定位的艱難選擇。首先,作為核威脅的表面上的間接承受國和實際上的直接承受國之一,中國當然是朝核危機的核心利益方。其次,因為同朝美的外交關係現狀,又決定了中國的斡旋者身份。而從理論上看,無論從作為會談的發起方來說,還是從現實地緣安全利益角度考慮,中國都應該是六方會談的主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