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孔子》劇照。 |
中評社香港3月16日電/香港亞洲時報在線3月11日載文《應對變革的不同取向》,摘要如下:
中國銀幕近來陷入對峙:美國的奧斯卡獲獎影片《阿凡達》大戰本土電影《孔子》。兩部電影都是鴻篇巨制,但完全不同,講述的是不同社會的展望。
《阿凡達》著眼未來,展現了一個超乎想象的世界,那裡藍巨人騎著蜥蜴和六條腿的駿馬飛馳。《孔子》引領觀眾走入一個遙遠的過去,那是一個黃金時代,哲學家等似乎都耳熟能詳。透過《阿凡達》,美國似乎充滿革命精神,儘管這種思想根植過去。美國已有200多年沒發生大的社會動蕩,領土上150年無戰爭。
而《孔子》反映的中國,一個世紀的血雨腥風仿佛就在昨天,面對一個偉大轉型的階段希望和平和穩定。在經歷過去80年最嚴重的經濟和結構性危機中,身處風暴中心的美國凝視未來,而抵抗住經濟問題的中國重提往昔舊事。
這無疑反映出對待變革和危機的不同態度。美國面臨很多國內問題以及伊朗、伊拉克和朝鮮等很多懸而未決的國際困境。有明顯跡象顯示美國手伸得太長了,它沒有經濟、軍事和政治精力解決所有這些問題。
不到幾十年,中國可能會有近10億人從農村遷到城市,15億人會部分擺脫傳統的東方熏陶,具備城市和現代思維狀態。中國見證了他們在不足20年內的巨大變化:以前是粗陋、黑暗的平房,公用廁所,開水是奢侈物,食物短缺,穿衣單調,自行車或者擁擠的公交車代步,如今現代的高樓大廈叢林中是霓虹燈街道,吃的很奢侈,衣服和汽車產自世界各地。
中國人生活在科幻電影那種不流血的變革中。在這種翻天覆地的變革中,政府主導的文化產品力圖用過去支撐這種現代性,以舒緩巨大變革的腳步。北京盡全力保持中國這艘船在國內外的穩定。這不是要船停滯不前,而是確保它不會傾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