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子女上學難、就業難等,都使得中產階層的財富貶值,社會分配的不合理,導致“住著價值上百萬的房子,卻連盒飯都舍不得吃”,成為了一個社會荒誕的寫真。
如果不能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問題,中國的中產階層們就不得不和低收入群體競爭社會公共福利。如此一來,低收入群體及“夾心層”會更加感到上升的困難。同樣,中國存在大量的低收入群體,他們構成了中國社會金字塔結構的底端。如何營造一個公平的社會條件, 使得他們有通向中產階級的暢通渠道,在這一領域,光憑市場是無能為力的,政府“看得見的手”就必須起作用。
溫家寶在該篇文章論述的八個問題中,關乎社會公平的就有七個之多。由此可見,如果要從一個更廣闊的視角看待這個問題,當下的中國,政府出手調整分配格局,更合理地切分社會財富的蛋糕,壯大中產階層的數量和質量,無疑是做大社會財富“蛋糕”所必需,更關係到中國的政治公平和社會穩定。
實際上,中國政府高層已充分認識到收入分配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早在2006年,分配格局調整就正式提上中國決策層的議事日程。在2009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更被列為2010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在今年的全國兩會前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更是密集出現在官方表達和民間熱議中。
但是,社會分配格局的改變,必然會觸及既得利益者,必然會遇到較大的阻力。面對這些阻力的決心和態度,關係到分配制度改革的成敗,關係到社會結構調整的進程。
前一陣子有令人振奮的消息稱,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關於加強收入分配調節的指導意見及實施細則》即將出台。但隨即又有消息流傳稱,“《實施細則》被國務院退回修改”。
大陸媒體直接批評這個被退回的細則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繞著走的妥協方案,回避了巨大收入差距、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所產生的根源,指向了結果,而不是指向原因。
在這一系列背景下,溫家寶發表此文無疑在宣示高層強力推動改革的決心——中國社會階層的利益格局重新調整勢在必行。
但是,文章背後透出的其他信息更需關注:面對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試圖依靠稅收、轉移支付、漲工資這樣的技術性手段來完成。社會分配格局的改變要想畢其功於一役,就必須將維護公民尊嚴、完善民眾的權利體系作為施政的目標和理想,收入分配改革必須進入深水區。庶幾,方有望實現“橄欖型”的分配模式願景,才有望破解中國社會發展模式的“跛腿”命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