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樣的“短命”現象,不止在住房市場存在,在中國的道路、橋梁以及諸多市政公共設施建設中,又有幾項不是拆了建、建了拆?這不是像一些網民戲謔的“中國人活學活用破窗理論”,而是中國官員們的“GDP政績觀”催生出的“躁熱病”和“浮腫病”。
中國的市場需求難道是人為制造出來的虛假繁榮?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難道需要依靠這種方式來推動嗎?如果是,那實在令人恐懼。因為這“一建一拆”中,浪費的不止是寶貴的資源(有的還不可再生)和各種社會成本,更在於中國富強的大廈是完全建立在沙灘上。這樣的“繁榮”,相信沒有人願意要。
而且經濟建設中的那份“躁熱和浮氣”已經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一夜暴富”、“快速成名”、“富貴豪奢”等熱詞浸染著每一個人。試問,在中國,有幾個普通百姓是想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來發財致富?恐怕更多人期待的是透過什麼更為捷徑方式“一步登天”;有幾位大學教授在潛心學問和教書育人?人們看到的是一波又一波專家和學者正熱衷於各種兼職以及在公衆面前的誇誇其談,然後暴得大名。學術造假和腐敗更是屢打不絕;有幾個企業家是在真心做好企業?恐怕上市只為圈錢、昧著良心牟取暴利者大有人在,否則,買空賣空、虛造財務賬目的騙子公司就不會躋身上市行列,假冒偽劣產品也不會充斥市場。
由攀比成風、心浮氣躁而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累積成隱患,危及社會穩定。有研究指,中國社會已進入矛盾多發期,原因何在?只有兩個字“搶快”。一個交通路口,誰都要搶著過,沒人能心平氣和地停下來等一等,這樣的路口怎能不撞車?其實,對於中國執政當局來說,當前最不缺少的確實不是“以新換舊”的速度和任期內盡是增長的政績數據,而是銳意革弊、扎實幹事的行動和睿智思考,以及一份能統籌全局、為子孫萬世而謀的持續發展規劃;對於普羅大衆來說,最需要的不是“夢想”,不是財富的多寡,而是擁有一顆最平常、最普通的做事做人、工作生活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