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誰是中國的最大威脅?”“是美國。因為美國是唯一有能力全面威脅中國國家安全利益的國家……”這不是網民們的激烈交鋒,而是中國海軍少將楊毅面對美國高官的直率回答。
環球時報今天的社評說,在本周美國首批來華學習的高層官員培訓班上,記者真切感受到了兩國官員坦誠交流的積極效果。這個效果部分來自於中國官員大膽、準確的表達。
從多年來中美兩國的交往看,如何向美國官員清晰無誤地傳達中國的意圖,以減少他們的誤判,是中國發展對美關係中的一個難題。
一直以來,在國際和雙邊交往的場合,中國官員的聲音相對弱於美國官員。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因為有些中國官員的表態不夠大膽,沒有講出中國的真實考慮而造成的。
長期以來,國人的含蓄性格與相對崇尚低調的政治傳統,使許多中國官員在外事場合不願意多說話,說官方表述以外的話。這對多角度向外傳達中國的真實意圖是一種損失。
中國有對外交流經歷的官員目前已相當普遍,來自各行各業,有些人因“外交無小事”的信條而相當謹慎,不僅說話有所保留,而且會過多顧及對方的感受,而不願意把那些擔心、不滿和要求統統說出來。很多時候,由於過度考慮“怎麼說”、“合不合適”,以及“是否要保留一些看法”等,使得中國官員對美方表態的話語力度有所減弱。
有人可能會認為,官員說得多有可能會洩露國家機密。其實不然。中美兩國政府的頻繁往來、公開信息的增多和美國對華研究的深入,已經使中國在重大問題上的立場和政策沒有太多秘密可言。政府官員只要大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所想和所知,即便是個人看法,也會對傳播政策和解釋國情起到推動作用。
善於對包括美國人在內的老外說實話,並不代表口無遮攔。事實上,像李肇星、趙啟正等敢大膽說話的中國高官,都是對中國政策諳熟於胸,善於用老外能理解的方式進行交流的高手。
事實表明,大膽說話並非就是說硬話,更不是看誰喊的聲音更響亮,而是不但要會說,更要能說到點子上,一針見血。因此,它需要具有不斷積累經驗,需要高度嫻熟的對外表達的技巧。
中美兩國在決策體制、“官場文化”,以及表態方式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異,中國官員說話的意思有時很難被準確理解,甚至被誤解,這種狀況要改變,就需要更多的中國官員能夠大膽、清晰、準確地表達中國的政策。
大膽、坦率的表達,不回避對外關係中存在的分歧和困難,體現的是中國人的自信和誠意,展示的是中國外交和文化的魅力。中國官員在對美關係中的大膽、準確的表達,將會有利於增加雙方的戰略互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