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馬湖”真能讓官員“落馬”? |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新西蘭中文《先驅報》5月25日載文《從千年駱馬湖改名看官諱文化》,文章說,一場駱馬湖改名風波,湖名改成“馬上湖”原因據說是因“駱馬”諧音“落馬”,犯了忌諱。雖然時空早已轉換,但官諱文化傳統卻一脈相承。時下,隨著治理腐敗力度越來越大,民眾公民意識逐步增強,輿論監督成為亮點,腐敗官員們的危機感愈來愈濃。摘要如下:
最近鬧起了一場駱馬湖改名風波:有人擅自把湖名改成了“馬上湖”!原因據說是因為“駱馬”諧音“落馬”,“犯了忌諱”。
犯了什麼忌諱,公眾一看便知。時下,隨著黨和政府治理社會腐敗的力度越來越大,隨著人民群眾公民意識的逐步增強,隨著互聯網輿論監督成為中國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一大亮點,腐敗官員們的危機感愈來愈濃。
查一查駱馬湖的歷史便知,駱馬湖位於宿遷市區西北部,歷史上又名樂馬湖、洛馬湖、馬樂湖,水域總面積375平方公里,地跨徐州、宿遷兩市結合部,為江蘇省四大淡水湖之一。《宋史•高宗本紀》記載,“紹興五年(1131年)四月金將渡淮,屯宿遷縣駱馬湖”。《淮安府志》記載,“舊作落馬,受沂蒙諸上之水匯為巨浸”。
也就是說,古代人早嫌落馬不好聽,不吉利,已經從字面上將落馬改成了駱馬或者是樂馬,雖然駱馬與落馬諧音,千百年來,許多任宿遷的地方官也未因此而改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