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最近,廣東丹霞山、湖南崀山、貴州赤水等六個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一些網友提出:這六個景區為“申遺”花費的資金總額達十幾億元人民幣,這些錢到底花在哪兒了?景區“申遺”成功後,當地政府為了按期歸還銀行貸款,景區門票是否會大幅漲價?針對這些問題,新京報記者對相關景區的負責人及申遺專家等進行了採訪。
焦點 1
申遺費用 拆遷占大頭 申遺本身是小錢
中國丹霞地貌“申遺”到底花了多少錢,這些錢都花在哪兒了?近日,中國丹霞地貌申遺專家組組長、中山大學教授彭華為記者算了一筆賬:經過粗略估算,中國丹霞地貌“申遺”的投入是十幾億元,主要花的“大錢”有幾個方面: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改線和擴建、景區“三線下地”和衛生設施建設等。比如崀山的一條過境公路從景區內遷出,花了1.5億元。這樣景區裡以後只有旅遊道路,車輛大大減少,對於內部環境整治和遊客安全都有利。
二是配套設施建設,包括博物館、遊客中心、管理中心、監控中心和各種監測設施等。比如丹霞山、龍虎山都新建或擴建了博物館。
三是景區綜合治理,主要是拆遷景區裡不合理或有礙景觀的建築和各種服務設施,搬遷核心區內不適宜發展或有礙發展的村莊,景區內設施和村莊的整治改造等。比如丹霞山“申遺”的總投入是1.2億元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就用在拆遷上,拆了景區內的8座賓館等。湖南崀山拆遷、改造村莊民居4000多間。
此外,還有幾筆“小錢”,主要用於“申遺”過程中,包括景區內步行道修整、改造、新建,觀景台、服務點、標誌系統的新建和改建等。而就申遺工作本身的花費,包括規劃編制、研討會、論證會、國際咨詢、公共活動等費用則比較有限。以貴州赤水為例,僅花費了400萬元。
記者從各個遺產地了解到,景區“申遺”的資金主要都是用在以上幾個方面,只是由於各個景區環境整治量等方面的不同,需要的費用也不盡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