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的“後院”為什麼頻頻著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7 10:19:29  


 
  目前的局勢也並非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以往歷史的產物,它既可以從美國為什麼要涉足的角度來看,也可以從中國、美國和東盟三者的互動過程來看。從後一個角度來看,更能看到中國因素在這個過程所扮演的角色。對中國的分析者來說,也需要提問的是:這個局勢的出現是否是因為中國沒有做其應該所做的事情?中國的後院著火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從朝鮮半島到緬甸,中國多年來一直在應付後院著火,只不過是現在這把火,燒到了和中國存在主權爭議的南中國海,導致中國沒有任何理由不加以認真應付的地步罷了。

  先從中國和東盟的關係來說。多年來,中國盡了很大的努力建設中國東盟關係。在經濟方面,中國致力於和東盟自由建立貿易區,雙方的經濟交往有了巨大的進展。在外交方面,中國把東盟視為是“和平崛起”的試驗床,加入了包括東盟友好條約在內的諸多多邊組織。正因為中國和東盟關係的迅速發展,引出了美國的擔憂。美國擔心中國的崛起會使得自己在東南亞被邊緣化。奧巴馬政府因此高調宣布要“重回亞洲”。

  不過,中國在一些方面取得成就後,並沒有能夠在另一些方面深化和東盟的關係。在“求同存異”的原則下,中國把注意力放在了擴大“同”(共同利益)的方面,而忽視了“異”的方面。儘管共同的利益的確發展得很快,但“異”的衝突因素也在增加。和其它外交戰線一樣,中國和東盟的關係也奉行“多邊為基礎”的外交路線。這也並沒有錯,在當今世界多邊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對東盟國家來說。問題是在多邊原則下,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雙邊關係並沒有取得很大的進展。

  這尤其表現在南海問題上。鄧小平提出“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的現實主義的設想。中國在這個方面也有努力,但成效不大。似乎相關國家並沒有很大的動力或者動機和中國搞合作。中國方面忘記了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關國家沒有動力和動機?

多邊機制不一定對中國不利

  如果雙邊解決不了問題,那麼多邊成為另一選項。對有關國家來說,需要這個多邊來制約中國的行為。實際上,仔細分析起來,這樣做也是符合中國的利益的。儘管多邊並不見得能夠解決問題,但多邊對所有相關國家都是一個制約。或者說,如果多邊對中國有約束,那麼對其它相關國家也有約束。東盟其它和中國沒有這方面糾紛的國家,當然希望中國和相關國家能夠通過雙邊關係來求得問題的解決,但在雙邊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多邊關係就是成為維持和平局面的有效機制。很顯然,中國並不想這個問題多邊化。中國認為,多邊化反而會使得問題複雜化。儘管中國的顧慮並非沒有道理,但問題在於雙邊關係長期沒有進展。

  有關國家也在努力使得南海問題“國際化”,一些國家已經把爭議的區域提交給國際法庭,希望通過國際組織的介入來求得問題的解決。中國當然也不希望走這條路。

  這樣,在外界看來,中國既反對“多邊”,也反對“國際化”,而又沒有能力通過雙邊來解決問題。除了說“不”,無動於衷,直到問題發展到現在的“大國政治化”,即美國的介入——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無論是雙邊關係、多邊關係還是國際化,如果能夠解決問題,東南亞國家都是可以接受的。儘管並不是所有東盟國家都和中國有著南海方面的糾紛,越南、馬來西亞等都是東盟成員國,東盟其它國家有道義和責任來關心。但“大國政治化”則不然。很多東南亞國家和中美兩國都有很深厚的關係,中美和平共處是這些國家的最大利益,但是一旦中美兩國發生衝突,一些國家就會面臨靠向哪一邊的問題,正如在冷戰時期所發生的那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