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還需要經歷“大國考驗”
對美國“重回亞洲”,東南亞國家是歡迎的。這不僅因為美國本來在本區域有很大的影響,而且本區域的地緣政治穩定需要美國力量的存在。對很多東南亞國家來說,美國是一個經過了“考驗”的大國。儘管中國在崛起,但中國還遠遠沒有滿足人們心目中的大國形象。無論從大國的責任還是大國的能力,中國還需要經過很多努力和考驗。
說穿了,中國還沒有經過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的“考試”。朝鮮半島問題解決不了,緬甸問題解決不了。人們看到了中國“和平崛起”的意圖,也看到了中國的努力,試圖走出一條和西方國家不同的外交道路,因此中國不想以西方的形式來干預北朝鮮和緬甸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時人們也希望看到中國顯示出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國沒有解決這些問題,表明中國還沒有能力來解決和自己的國家利益相關的問題。難道說朝鮮半島無核化不是中國的關鍵國家利益?
在中國沒有能力解決周邊問題的情況下,美國因素就被認為是變得重要起來。這一點連中國本身也是意識到的。中國本身早已表明,中國在亞洲沒有“門羅主義”。中國肯定美國在亞洲的正面作用,沒有任何意向和能力把美國排擠出亞洲。中國現實的考量是和美國共享亞洲的空間,共同維護亞洲的和平。在這方面,中國前些年做得很好,把這個信息傳達給了美國。
這表明,中美的合作非常重要。儘管中美兩國在經濟上的互相依賴日益增長,但政治和外交上的互信還是缺失。美國很現實地意識到,帝國過分擴張會導致衰落。所以,這些年來,美國一直在呼籲中國的國際責任,希望中國不能老是做一個“搭便車者”(free rider)。今年的美國國家戰略甚至希望中國能夠扮演一個負責任的領導角色。不過,很顯然,中國並沒有這樣理解。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陰謀論”滿天飛。不論美國說什麼,無論是經濟還是外交,更不容說是軍事的了,好像都有巨大的陰謀在背後似的。但到頭來就把自己的手腳給束縛住了,有關部門的一些人深深地被自己的“陰謀論”所欺騙。如果美國做什麼都是陰謀,那中國還需要做什麼?結果就是無所作為。
例如在天安號和中東等一些問題上,包括東南亞在內的很多國家,要求中國來承擔其國際責任,因為這些都具有國際重要性的大是大非問題。但是,對中國有關部門來說,這些問題僅僅只是中美關係的一環,而不是中國的國際責任。
這種國際責任感的缺失,使得“主流”國際社會很難認同中國的大國地位。中國可能有其道德的或者其它的考量,但如果不能在這些國際問題上承擔大多數國家所期望的責任,國家的信用很難建立起來。
再如在南海問題上。美國現在說南海航海的穩定和安全與其國家利益相關。但是,南海航海的穩定和安全問題對中國來說遠非國家利益這樣簡單,簡直就是中國的生命線。那麼,為什麼這個話語權讓美國奪過去了?這顯然是中國不作為的結果。與之相關的是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在南海問題上,人們並不怕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隨著經濟的發展,軍事現代化也是預期之中的。但人們擔心的是中國沒有明確戰略,或者戰略不公開的軍事現代化。中國發展軍事力量來保護南海航道安全,這也是中國大國責任的一部分,更是中國能力的表現。為什麼會導致現在的結局呢?中國既沒有這種戰略目標,也沒有和相關國家合作,使得其政策更加透明。
國家利益越來越成為中國官方和國際關係學者們的關鍵詞。但是,如何定義國家利益?如何追求國家利益?如何在外交舞台上使得國家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在當今複雜的國際背景下來保護國家利益?對這些問題,人們似乎仍缺少思考。平時沒有足夠的準備,一旦後院著火,人們就會出現非常的情緒。不過,冷靜地說,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情緒沒有任何附加值,只有理性才能追求國家利益,把國家利益最大化。(作者為新加坡國大東亞所所長鄭永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