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油荒”暴露了中國脆弱的能源供應體系。 |
中評社香港11月29日電/美國《僑報》11月26日載文《懲罰企業難紓緩“油荒”》,摘要如下:
“柴油荒”難解,中國國家發改委近日公開查處了違規高價批發銷售柴油的6家企業,這一被視為“動真格”的行動,在市場上引發了連鎖反應,卻並未遏制企業的抬價衝動、緩解油荒,反而出現了地方煉油廠集體不再提供公開報價,柴油批發貿易轉入地下的現象。更值得關注的是,挨罰的企業不過是冰山一角,柴油批發企業正呈現出集體違規趨勢。
中國近年來在能源領域出現臨時性短缺並不鮮見。從上世紀末“油荒”開始在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出現,此後蔓延範圍不斷擴大,部分地區甚至出現年年“荒”的局面。以至於有媒體稱,“油荒”侵擾如大自然的季節交替般頻繁。
此次“柴油荒”始自9月,廣西、廣東、江蘇、浙江多地出現供應短缺,市場恐慌隨之擴展到大半個中國。圍繞著“油荒”的爭論甚囂塵上:石油巨頭被質疑“坐莊”推高油價,以“柴油荒”來逼宮調價;中石油、中石化則把責任推到部分省份拉閘限電導致的需求猛增。中國脆弱的能源供應體系再度在聚光燈下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