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些計算,北京和上海的房價是平均年薪的15倍,而對於一個類似於中國收入水平的國家來說,通常的情況應該是7.5倍。過去一年最流行的一部電視劇是《蝸居》,這部肥皂劇展示了中國年輕人為還房貸而會付出怎樣的努力。
最近幾年,有關政府部門不斷嘗試利用短期行政政策來抑制高漲的房價。2007年和今年,中國出台了相關措施,以降低投機性購房的吸引力。今年的措施包括提高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房貸首付款,以及提高第二套房的按揭利率。然而,使用此類行政工具控制價格增長具有局限性。此類政策勢必是由各個城市具體實施的,因此一旦最初的管控勢頭慢慢淡去,通常與房地產行業關係密切的地方政府就會放鬆控制。
最近一段時間,有跡象顯示,這種現象可能正在中國的一些地方發生。在上海附近的繁榮城市杭州,一系列的豪華住宅樓幾天之內就宣告售罄——這個跡象說明,在某些地方或許更容易獲得按揭貸款。因此,政策制定者正在研究兩項長期策略,以期讓市場變得更穩定。
第一項是大幅增加公共住房建設。中國房地產市場一個頗具反諷意味的現象是,雖然移居到城市的人們有著巨大的底層需求,但住房建設大多面向利潤率往往更高的高端需求。
正在討論中的另一個議題是引入房產稅。房地產投機吸引力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是業主不需每年繳稅,因此購買房屋並空置等待房價上漲的成本相對較低。引入房產稅還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比如可以幫助地方政府創造更穩固的財政基礎。
不過,引入房產稅在政治上十分棘手——部分原因在於,政府害怕,如果房產稅造成房價急劇下跌,可能會引發業主的強烈反彈。因此,分析人士預計,房產稅會逐步推行,先從一兩個較大的城市開始,並且將最初的徵稅目標放在第二套住房上。
中國政府希望,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抑制房地產市場中的衝動,而又不至於造成後果嚴重的崩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