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只有13年歷史的電池廠,從零起步,僅用了15個月的時間就建立起一家汽車生產廠,令人贊嘆。這樣的增長速度在深圳是常事。35年前,深圳是一個只有78,000人的小鎮,現在,深圳是擁有1400萬人、充滿活力的大都市。
這一次我去拜會比亞迪的創始人王傳福,他在中國富豪榜上也是位居前茅。穿著比亞迪的制服,王傳福看起來更像是生產線上的領班。但是,他的胸卡透露了身份:胸卡編號是0000001。
搞化學出身的王傳福說起話來聲音不大,他告訴我,自己的志向是為中國這個迅速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國家製造電動汽車。比亞迪是“構築你的夢想”英文縮寫,現有雇員將近20萬。王傳福重新闡述了兩年前初次聽說時讓我大吃一驚的商業戰略:汽車產量2015年成為中國第一,2025年成為世界第一。
聽完了老板的一席話、開著能在一小時之內充電的全電動比亞迪轉了一圈之後,一名比亞迪司機開著汽油驅動的汽車帶我來到深圳另外一個城區。在那裡,我遇到了代表著中國工業革命另一面的一名年輕女郎。
青桐18歲開始到深圳來打工。她覺得檢查電腦零部件的工作非常重複、單調、讓人頭腦發木。從鄉村湧入大城市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在生產線上組裝出口名牌產品的廉價民工很多都有同樣的遭遇。
青桐後來成了富士康的一名主管。富士康共有40萬員工,組裝的產品包括蘋果iPad。最近,富士康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民工連續自殺,迫使富士康在員工宿舍樓窗下掛起安全網。
對於自己在富士康的經歷,青桐並不過分苛刻。但是她說,現在這種經濟體制已經存在三十年了,一代新的民工感到自己無家可歸,遠離家鄉、沒有精神寄托、在打工的城市沒有永久戶口。
她寫了一本關於民工遭遇的小說,叫做《畢業出狼窩,工作入虎穴》。她在書中表述的是對中國匆忙奔向城市化、現代化的擔心。這個現象已經成為一個引人關注的大話題。
三十年間,中國靠著農村來的廉價勞動力成了新的經濟強國。中國仍在力爭在2030年左右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系,但是,這支不為人重視的大軍也在要求他們親手承建起的社會承認自己的勞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