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在談到中國經濟轉型時,往往將其歸結為“從生產型轉變為消費型”,這並不錯,但相當片面,因為新形勢下的中國經濟轉型重點在於探索新的持久的發展模式。金融危機的爆發迅速改變了國際經濟格局,各國都在探索新的經濟發展途徑,而且貿易摩擦、匯率爭端等保護主義現象也愈演愈烈。同時,發展新能源與環保等經濟概念也促使中國全面考慮未來的經濟戰略。可以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碳減排的全球共同行動,已經提前結束了中國的傳統工業化時代。從“十二五”開始,中國將進入新型工業化時代,而要真正使廉價勞力、低產值、高能耗的“中國造”時代成為過去,中國就必須實現經濟轉型,要解決諸如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及相應教育體制的改革,新興產業的發展及對應的自主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培訓等一系列問題,旨在培育新的國際競爭力。這也意味著中國經濟發展要從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領域全面推進,才能獲得持久發展的全新動力。這也是中國所確定的“積極的財政政策”所肩負的重任。從經濟工作會議傳達的信息來看,這個中長期調控的戰略任務不會因暫時的困難而改變方向。
中國經濟體制的實質是“受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過去的經驗表明,這一體制有其優越性,在唯市場論盛行的西方經濟普遍陷入經濟危機和“資本主義怪圈”困境而無力自拔時,這種優勢似乎更為明顯。但不放棄調控市場原則並不意味著有了調控就好比擁有了點石成金的魔杖,中國房價屢控屢漲就是典型的例子。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類重大問題如得不到解決,受到影響的不僅是政府的信譽,更嚴重的是可能牽累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
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的歷史關鍵時期,沒有任何現成模式可以照搬。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之後,中國正面臨著一個極其複雜、充滿變數的階段,需要探索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新路。中國當局不僅指出了方向,而且正在制定、完善實施規劃,這就是我們從這次經濟工作會議得到的一個積極的信號。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發展將獲得新的持久的動力,中國模式將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